研究性学习在民族文化差异探索中的应用
作者:黎祖业
一、理论依据
1、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课程设计中,明确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内容。它作为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即使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的兴趣、经验或研究的需要不同,研究的定位、切入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和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探索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敏锐地去发现问题、自主地确定课题、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结论,因此它完全是一个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可能和条件。
2.英语学习中进行文化差异探索的必要性
(1)时代的需要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改进,多媒体的诞生和世界性的网络,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这些都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也带来了人类的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欲望。但是文化上的差异给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中国加入WTO之后,将更加走向世界,世界也将更加走向中国,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也将显得更加突出。如何克服文化障碍,使交流畅通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外语教育界,广大师生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经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可就目前英语教学,尤其是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还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这样看来,英语教学改革的形势已相当紧迫。因此,了解和掌握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克服交际者相互之间低效率的交流和沟通,甚至误解,研究异域文化差异,研究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产生障碍、冲突,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2)语言学习本身的需要
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六十年代在他的《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文化这一概念内涵丰富,它包括饮食、器具、舟车、房屋、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风俗习惯、学术思想等等,语言也在其中。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什么?华中师范大学的鲁子问教授说,语言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忽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就会导致社交语用失误,造成判断失误,交际受阻。我国目前十分需要所有的公民都具有一种开放的跨文化意识。不要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也不要崇洋媚外、妄自菲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包括课内和课外,注意跨文化思想的输入,进行异域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能力。
但是,文化差异的研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会,去实践。因此,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是进行文化差异探索的比较合理和有效的方式。
二.实施过程
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展实践活动。根据一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以下的操作步骤。
1.理论学习
首先,向学生说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操作的基本思路,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一课程。其次,收集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理论材料。通过学习,让学生清楚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明白英语学习中文化差异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就关于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设计分工如何进行材料收集与整理加工、如何写研究报告与总结作相应的指导,为学生的将来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定的基础。
2.分组选题
文化差异包罗万象,我们不可能全面涉及。故此应该进行选择。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去寻找最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根据大致方向进行分组。我们共有 80多人参加研究,分为15 组。分组后进行进一步讨论,推选出小组长。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课题有:英语日常交际,英语与口才,教材中的中外文化差异,美国的建筑,美国的饮食,美国的总统,英国政体,美国的节日,好来坞电影研究,中美卡通探异等等。
3.设计课题
确立方向与课题之后就是如何进行课题设计了。研究设计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和研究小组的具体分工。这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的开展和实行。一个好的设计需要反复磋商,不断修改。即使在研究过程中也可以继续修改。
4.具体实施
根据设计内容,全面开展研究。首先要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以明确方向。然后利用多种手段,分头进行材料收集。材料可以是媒体中的文字与图片,也可以是学生本身设计的调查问卷。在这一环节,要尽量多收集相关材料。接着仍然是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材料的分析与提炼。提炼之后的材料才是我们课题报告的直接依据。这期间也可以根据现实的材料对自己原先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加工。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
问卷调查:有一小组研究的是美国的节日。圣诞节时他们设计一个问卷,然后兵分几路在校园,在街道,在商场请人填写表格。其问题涉及到圣诞节的由来,以及个人对过圣诞节的看法等等。
专题讲座:其间我们邀请外教做了两个专题,一个是有关美国的饮食,另一个是有关美国的教育。另外,我们本校教师,结合圣诞节也作了一个专题讲座。
影评:我们选择了一些文化冲突较强的影片给学生观看,讨论。印象较深的是电影《刮痧》,学生的反响很强。其讨论之热烈,看法之全面与深刻使在场的老师也耳目一新。之后还有学生专门写了一些文章,如:《〈刮痧〉刮出的问题》,《〈刮痧〉留给我们的思考》。
其他的方法还有资料查阅,小组讨论等等。总之,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5.撰写研究报告或总结
学生限于各种客观因素,很难写出高深的研究论文,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撰写研究报告或总结是不可缺少的。这其中指导老师要教会学生一些报告或总结的基本格式与要求。学生要仔细分析材料,提炼材料。通过总结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研究的课题,从而更加体会到文化探索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以成功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初步成绩
经过一年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掌握了利用这一学习方法去进行文化探索。每个小组都写了总结报告,我们专门把它们汇编成册,以便于交流。在结题的交流会上,同学们感到,通过研究学习,拓宽了知识面,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也真正地提高了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明白了英语学习中文化学习、文化比较的重要地位。大部分同学表示,现在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认为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也是一门丰富多彩的文化课。有一位学生说到:“世界越来越小,跨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需要了解世界,走向世界,那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他们的文化,去理解他们,进而去包容他们。同时,我们也要让世界了解我们和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让中国去影响世界。我觉得这一课题很有研究价值,我会继续研究下去,也许我将来还会专门对它进行研究。我要做一个中国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大使。”
学生们在研究讨论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且能够在相互学习中自觉的去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能力和意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老师对很多学生的认识更全面了。目前,这一课题还在研究之中。我们也在总结经验与教训,要把这一活动搞的更好。
四.一点思考
在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关键。首先,我们要转变我们的教育观点,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去教学生,为他们的将来着想,而不是扛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仍去进行应试教育。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很好体现,应该务实地进行。其次,我们要转变我们的英语教学观点。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应从语用学的观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我们还要来一个角色转换。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与平时课堂是不一样的。这对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将更加有益于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