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梁敏静:如何巧妙切入课文

作者:梁敏静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当今社会是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学生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着五彩缤纷的社会,思想非常活跃新潮,如果语文老师上课总是老一套——先是作者简介,然后分析课文,最后归纳中心思想,那么势必会让学生生厌。所以我们应敢于打破常规,寻找一种事半功倍的教法,使课文教学生动有趣。注重开讲艺术,巧妙切入课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入课文的方法很多,笔者在此略举几种。
 

一、歌曲切入法。
 

要想巧妙切入课文,首先要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巧妙切入课文,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像《荷花淀》,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文中表现的夫妻之情和家国之爱,品味人物的语言,于是我在教学此课时,并不先介绍作者,而是一开始就放家喻户晓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让学生们边听歌边快速阅读全文,学生感到很新鲜好奇,兴趣也就来了。待听完歌看完一遍文章后,我问:“是否人人都能够常回家看看呢?”学生马上答:“不是!”然后我再引入新课:“比如《荷花淀》中的哪些人不能常回家看看?”“水生他们!”学生答。我又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常回家看看?”“打日本鬼子呗。”“那么能怪他们吗?”“不能!”“好!你们还是挺深明大义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妻子是否也像你们这么深明大义,先看水生嫂。”然后我就和学生们一起分析理解水生夫妻的对话,理解了水生嫂的形象,再分析其他妇女形象,由点到面,把重点内容研讨了,在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时,我才水到渠成地道出作家孙犁的风格、流派。这种用歌曲来切入的方法适用于很多课文,如《词七首》中的《一剪梅》《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篇就可以先放以这几首词谱成的歌曲,学生定会兴趣大发,还会希望你教他们唱呢。教这一单元时,我特意去录制了一盒诗词歌曲放给学生听,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角色朗读切入法。
 

 分角色朗读很容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项链》一课,教学目标是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精巧的构思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在教学此课时,我从最后部分入手,先找两个女同学分角色朗读这部分,然后在学生感慨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时,我说:“玛蒂尔德的结局是可悲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的悲剧呢?”在学生思考时,我再进一步提示:“人物的行为往往是受其思想支配的,那么玛蒂尔德的思想性格是怎样的呢?”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研讨描写玛蒂尔德心理的段落。这种从最精彩部分入手、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切入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动口动脑,又可以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对重点部分有个鲜明深刻的印象。在教学《陈奂生上城》和《守财奴》等课时,我也用了此法,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键地方巧妙设问切入法
 

此法可以引导学生迅速把握文脉文意,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比如《灯下漫笔》一课,备课之始,我觉得无从入手,后来我决定从关键地方入手,先问学生:“大家都学过中国历史了,那么中国的历史大概有多长?”学生马上引用课文的句子回答:“上下五千年!”我又问:“中国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学生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我又问:“鲁迅先生没能赶上社会主义社会,在此文里,他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分为几个时代?”学生很快就找到课文第十段相关的句子来回答:“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我紧接着说:“鲁迅先生把漫长的封建时代说是这两个时代的循环反复,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试找找看!”我提示学生:从第十二段开头句“现在入了哪一个时代,我也不了然”可知,依据不会在后面,而应在得出结论前的那些段落,试找找看,哪些段落是说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哪些段落是说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这样就可以倒推回去,不仅很容易地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更重要的是在理清课文结构时,实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所以说,巧妙切入课文,就不要老是按部就班条分理析,而应打破常规,因文制宜。
 

四、文题切入法。
 

  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从题目切入,别开生面地让学生反复读题目,琢磨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些什么信息,学生答道:“这题目说明文章写的是故都的秋而不是别的地方的秋。”我于是接住话头说:“这样说来,这篇文章就应写出故都的秋与别的地方的秋的不同之处,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句子。”然后就可以让学生边听录音朗读边品味故都的秋声秋色。
 

  总之,要使课文教学活泼生动,就要为每一篇课文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和切入方法,这个切入点不一定是课文的教学目的,但一定能指向教学目的。懂得巧妙切入课文了,教学就成了一种艺术,教者轻松自如驾轻就熟,学者意兴盎然乐此不疲。而要巧妙地切入课文,除了需要对课文仔细钻研明其要旨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批判地借鉴一切教研成果,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
 

注:此文于20113月发表于《阅读与鉴赏》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