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梁丽丽:汉魏晋散文教学分析

作者:梁丽丽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汉魏晋散文教学分析

钦州二中语文组    梁丽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应运而生的,离开了特定时代的大背景,一切的艺术都将显得苍白无力。所以,结合时代来分析作品才能深刻全面。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汉魏晋散文,简要谈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诵读感悟法和论辩探讨法引导学生学习汉魏晋散文,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反思。

一、诵读感悟法。

汉代文学负重而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汉代之文因时而变,为了适应统一大国弘扬帝业的需要,适应汉王朝总结历史教训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政论散文和历史散文取得了重要成绩,以贾谊《过秦论》为代表的政论文和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标志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政论散文大多数都是通过阐述自己的主张以求得到皇帝或同僚的认同,从而达到让他们采纳接受的目的,针对性较强,气势恢宏。所以,在讲授政论散文的过程中应该以诵读感悟法为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政论散文大量罗列史实,浩浩荡荡,有如绵绵江水,一发不可收拾,使观点具有不可反驳的事实依据。同时,理恳切通达,利害攸关,句句扣心。对于这样的文章,仅仅让学生看一两遍就进行讲解是不妥当的。虽然,让其略微知道文章的大概意思。但是,文章的魅力却无法领悟。如《过秦论》一文以气运辞,重在气脉,高屋建瓴,一泻千里,奔腾有势,开篇即摆史实作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点明秦的雄图远略早已有之。

同时,贾谊的政论文文字整丽迭荡,然长短错落,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交合使用整散有致,统以神理气势,不呆不板不涩。文章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陈述己见,用历史上兴衰之迹深刻对照现状,颇有战国策士议论纵横之余风。另外,受辞赋的影响,文章讲究对偶排比,有明显地逐步骈化的趋势。通过诵读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政论散文句式工整的特点,依据对仗的分析方法,较容易推断出处于相同位置的“席”“包”“囊”的用法应该是一样的。所以,读不仅能让学生领会课文,还能让他们找到语感,领会字词句的意思。

遂而引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言简意赅,却一气呵成,几个君王的勃勃野心一目了然。读一读,一股浩然之气顿生胸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秦统一天下的那股不可逆转之劲,还能体会到“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内涵。在描述秦强大得不可撼动时,贾谊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高度概括的笔墨铺排史事,赫赫有势,有战国纵横家铺张扬厉的风貌,事件之繁被融入到了三言两语之中,人物之多被罗列得秩序井然,没有丝毫杂乱之感。,把秦始皇威震天下的气势描绘得透彻淋漓。读之,令人不由生叹,让读者感受到那不可一世的始皇统一天下之雄壮霸气。理据铺陈丰富只在文末画龙点睛般提出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卒章显志,使全文所要论述的观点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立了起来,不矫揉造作却颇具说服力。虽然,没有就虚词和实词逐一进行对比分析。但是,能够让学生看到了文言文的魅力已经是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何愁学不好呢!

魏晋散文清峻隐逸。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而思想活跃,避祸修身及时行乐成为士人的选择,儒学衰微,道家、纵横家等重起,学风和士风渐趋通脱。散文则由汉代的宏通壮伟而趋于清丽精美,特别是山水散文的出现使动荡黑暗的社会透出一丝清新的气息,“清峻、通脱、华美、壮大”为散文一大亮点。散文的这一变化趋向,与此时的胜美思潮也是密切相关的。这一时期的散文,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重视作家情感的自由抒发,而且努力探索了散文的表现形式,散文逐渐走向駢偶化。通过诵读感悟能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人文精神与语言之美。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作于他在彭泽令任上决心辞官归隐之际。作品描写了退隐田园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生活的乐趣,说明归隐的原因是“世与我而相违”。“舟超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想象归途中的自由无羁、轻松愉悦,令人心旷神怡,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赋以清新流利的语言描写了清幽恬淡的生活,抒情色彩浓厚,富有诗意,同时又充满了哲理的内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写景之笔,非常形象地体现了自然界自生自化、充足自由的灵韵。在艺术上已是炉火纯青,难怪欧阳修赞之:“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这种美感非诵读无以明传。

二、论辩探讨法

史传散文雄奇疏荡。语言以散为特色,少至一字一句,多至十字、二十来字一句。错落有致,含有诗意美,内蕴感情丰富。《史记》“识深、事富、词丰、情浓”,结想不凡,下笔无拘忌,高屋建瓴,大气磅礴,苏辙称之为“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在雄奇遒逸中疏荡有韵致,摇曳多姿,成为美文。鲁迅极言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鸿门宴》一文共一千五百字左右,是楚汉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回合。是《项羽本纪》中最精彩的段落,也是《史记》全书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片断,高度表现了史传文学描写技巧。学生对精彩的故事都会有浓厚的兴趣。依据环环相扣的故事引导他们去分析历史人物的命运结局可能会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学史传文学运用分组论辩探讨法也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读史传散文,通过讨论集中意见,明确这类散文通过对比衬托手法,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探究事件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事件的决定因素。如鲰生(浅陋寡识的人)与张良:鲰生稚见浅识,张良远见卓识;刘邦与项羽:刘邦的精细多疑,项羽的粗率无心,相衬益彰等等。在相互衬托中显示人物的个性,是《史记》常用的也是成功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还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在樊哙闯军营一节里,作者以酣畅的笔墨将樊哙的形象凸现在纸上,对樊哙形象的描写,浓墨重笔,愈涂愈浓,是《史记》中刻画人物的传神笔墨之一。随之总结出项羽的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刘邦的平易近人、阴狠猜忌。所以,依据性格决定命运说,项羽是注定要失败的。

有的学生还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出决定历史的另一个因素——机遇。鸿门宴上斗争尖锐,矛盾复杂,作者写得井井有条,波澜起伏,前后相因,腾挪跌宕,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动人心魄,有强烈的引人力量。情节由高潮而结局。逃宴,留谢,虽系尾声,但也紧张复杂,作者用两条线索揭示事情的发展。一是刘邦线,二是项羽、范增线。鸿门宴的结局,项羽错丢机会,纵虎归山导致失败;刘邦胜利,终脱虎口,摆脱了目前的危机,取得了积蓄力量东山再起的资本。让读者啧啧称奇,引人思考历史兴衰之变数。论辩探讨法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集众人之智慧,自然而然地解决教学问题。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笔势飘逸,情旨高妙,风格清淡,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即在乱世中,在社会没有了秩序,人失去了尊严的时代里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序文记述了宴集的盛况,并即事抒怀,对人生聚散无常、年寿不永发出深沉的慨叹。通篇着眼于“生死”二字,表现了时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但是,文章的感情基调主题思想,向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悲,有人说积极。究竟如何呢?如果,仅仅依照教科书给学生一个答案,可能他们不乐意接受,不如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行一番讨论,效果会更好。

不同时期的散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阅读汉魏晋散文就要掌握其特点,并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读得深读得出时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