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相信是每个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学习各位大师的经验,经过自己的实践教学,一下是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学习大家,结合学情,清楚定位,确立目标
教育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无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师都有许多经典见解,智慧的总结。结合自己的经验,我认为所谓“高效的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于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教要出效率,学也是如此。教师既要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也要能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也随之牢固。只有“教与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也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坚定不移地前进。
二、备好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在新课改中,备课不单是简单地教材,也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全方位的充分的准备,准备充分,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一要认真分析教材,考虑编者的意图,思考如何将知识的生成过程滋润地渗透给学生,展现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不要急功近利地仅将结果告知学生,然后进行大量练习,这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负责任的行为。二是要把手头的所有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系统地看一遍,包括课本上的练习,课后的习题,有选择性地设计进教案,教案设计一般都是弹性的,因为课堂是生成的,而教案仅仅是一个预案,当然预设的情况如何,关键看对课堂各种生成的预测。三要尽可能精确地预设课堂各环节教学时间的分配。
三、严密地组织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每次学校组织考试成绩公布后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数学老师所带的两个班,一个班成绩好,一个班成绩差。在自己的教学中,已经是深有体会了。请老师们想一想,一个教师教的课,难道说,他在一个班下的功夫大,而在另一个班下的功夫小,有意制造这种差距的?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的,那又是为什么同样授课而造成结果差距这样大呢?原因在学风,在学习的习惯上。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扭转学风抓起,加强组织教学,培养良好学风,尽可能让教师的教学能在不同的班级产生相同的共鸣。因此,组织教学的好坏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教师既要学习,再创造,也要充分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是备课或组织教学。
四、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以下几种做法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高效作准备。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的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优秀的课堂驾驭能力是我们任何一位教师长期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