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沈仕元: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作者:沈仕元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沈仕元

[摘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而确立“让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是在新时期对师生关系的再认识和新发展。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做到以“教育的生命化”为核心、以“师生的民主和谐”为关键、以“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策略,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生命化  师生  学习共同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的原理出发,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他认为,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学校里的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人格要相互感化,习惯要相互锻炼……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学校生气也发扬到什么地步。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见,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探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师生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的生命化”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

黄克剑先生对“教育的生命化”有过这样的论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无法被任何一个人所代替的人而存在,教育行为始终指向具体的每一个人,无论“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最终都是为了“点化或润泽生命”,亦即为了“立人”和对人生命的成全。教育始终不能遗忘和忽略人生命的存在,也因为人生命的独特、丰富、多样,使教育变得富有魅力、费心和困难,任何教育的探索都永无止境。因而,所有的教育行为都需要反躬自问,需要进行价值审视,教育因为对人的肯定和成全才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学校才成为人的学校。也正因为指向一个个具体的人,生命化教育才变得既迫切又具有可能性,它本质上又是智慧性和反思性的,它重在实践,是不断生成不断超越自己的,生命化教育永远都在生命的路途之中。

叶澜教授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了中国教育界最具感召力的声音,它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对“教学特殊认识论”的超越,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师生共在的课堂生命质量的关注。

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上课应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和未来的创新主体,学生不仅仅要优化包括认知能力在内的智力要素,更是要发展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的新人文本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教育的生命意识,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生为本、“全人”发展的课程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追求“生命化的教育”,才能让教师在“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之时, 还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去呵护孩子的情感、关爱孩子的生命,才能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让教育远离驯兽式的冷酷与野蛮,老师关注的目光才会在孩子的心灵升起灿烂的太阳!这正如先生所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二、“师生的民主和谐”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因素

反思传统教育教学过程,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而学生成了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者,或是被强制的逆反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课堂成了学生“思想的屠宰场”。导致的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建构有差异性。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的目的。让教学变成师生共度的生命里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个性表现、创造性得以张扬,而对教师则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让教师走下讲台、蹲下身子,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听到“花开的声音”。让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成为“需被点燃的火把”,让我们的教与学去努力实践陶行知教育的理想——“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三、“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策略

1、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应当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交往的学习环境:一是设置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二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学习气息,在合作交往中获取知识技能、学会学习,在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中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2、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统的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这一理念改变了教师传统的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研究与指导,使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适当方式的设计,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交往互动中共同发展;二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设想下一步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学习;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注意指导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老师们,让我们“捧着一颗心来”,走进新时代,走进新课程。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吧!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朱慕菊   主编    北师大出版社   20024

2、《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傅道春  徐长江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9

3、《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0

4、《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余文森  吴刚平    首都师大出版社  200405

5、《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   岳麓书社  200206

6、《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