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涂军元:国内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涂军元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07日
点击次数:

 

摘要:福泽谕吉作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极具理论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国内目前关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分为思想概述、比较研究以及从某个角度深入分析探讨。其中概述研究已经比较完善,比较研究和专题研究则尚有继续深入的余地。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对福泽谕吉思想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从各个方面寻找研究中的问题,以期为日后可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福泽谕吉;研究综述

福泽谕吉作为经历幕府统治和明治维新两段历史时期的教育家,其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先期的儒家文化学习和随后的兰学学习使他初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三次出国游历使他的教育思想日趋成熟。福泽谕吉认为应当普及学校教育,并以“和魂洋才”为宗旨;在学校教育中应当首先锻炼身体,再发展心智、品德,三者互相协调、缺一不可;在普及学校教育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女子教育也极其重要。

作为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系统了解他的启蒙思想,结合我国近代发展历程深入思考,针对现行教育存在的弊端,可以为我国今后的教育方针和策略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对福泽谕吉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历史背景的解读、思想的阐述以及与其他思想的对比上。总的来说,目前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来源及内容实质,并且对其影响和启示进行了深入而实际的阐释。

一、国内关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研究概览

国内有关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分为思想概述、比较研究以及从某个角度深入分析探讨。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者都注意到结合福泽谕吉所处时代的背景特点和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来探求其思想的根源,同时也能够以史为鉴,为我国的教育发展作出启示。以下将以不同的研究方法为根据进行分类论述。

1.概述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

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打破了幕府时统治时期的僵化范式,糅合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爱国情操。他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提出“文明开化”和“崇实致用”等思想,在教育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与日本在近代的社会转型期有类似的经历,而日本的社会转型在福泽谕吉等一批思想家的影响下较为成功,因此全面地了解福泽谕吉的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诚如朱文富在《福泽谕吉教育思想述评》中所言,福泽谕吉认为要实现个人独立和国家独立,“除争取文明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他阐述了有关文明的基本思想。“他把掌握知识作为实现个人独立和国家独立的又一手段”,认为“人之所以有差别是因有无学问造成的”。但是掌握什么样的学问却也非常重要,他认为日本之所以不能“真正开放与西洋列强并驾齐驱,完全是汉学教育之过,”因而提倡实学,实现个人独立,进而国家独立。

关松林教授在《试论福泽谕吉的启蒙教育思想》中则偏重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启蒙性,详细论述了福泽有关文明和实学的思想。“福泽谕吉认为要实现‘文明开化’必须依靠人类智慧,因而需要普及教育,这里所说的普及教育是普及学校教育。”但是普及学校教育并非说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重要,它们反而应当与学校教育一视同仁。作者在阐述福泽谕吉思想的同时还结合当今我国的特点,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的德智体三种教育综合称为“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王保星在《试析福泽谕吉的启蒙教育思想》中则主要从福泽谕吉的生活年代、历史背景出发,阐述他的启蒙思想,如文明开化、民族意识、实学教育、国家独立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将福泽谕吉教育思想逐条溯源之后,还将其思想对社会历史的反作用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论述,认为“福泽的影响并没有停留在民间和思想界中,还广泛地渗透到政府各个部门内部。他和明治政府的步调是一致的,更正确地说,政府与福泽谕吉的步调是一致的。”

伟大的思想家对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而其中的佼佼者更是以普适性的思想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福泽谕吉的很多思想就带有这样的普遍适用性。为了研究福泽谕吉思想中可以为我国所借鉴的部分,有必要对他整个的思想体系进行概述。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其思想的内在核心,并且便于我们合理地扬弃,就更应该将他置于日本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我国目前对于福泽谕吉思想的概述已经日臻完善,但是这种概述性研究应该辅以其他形式的探索研究来使其思想更具有借鉴价值。此外,应该注意到,对于福泽谕吉在日本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系统而具体的阐述。

2.通过与其他思想的比较来分析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

    最能深入理解一个教育家思想的研究方式就是将其思想精髓与其他思想作比较,从而找寻其来源和优越性。目前国内将福泽谕吉与其他思想家或经典思想作比较的学者非常多,他们主要是从福泽谕吉思想的一个侧面——如经典著作等——来与他人作比,从而找寻其中的相似或相异处。

    南通一中教师黄卫在《愤于国难成于厉行——张謇与福泽谕吉教育兴学之比较》中比较了福泽谕吉与张謇兴学历程的相同点,并分析了其影响力差异的原因。两者都处于各自国家由封建社会向其他社会模式转型的时期,却由于本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而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其中张謇厉行兴学,但影响力只限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而“福泽谕吉的思想影响明治维新既大且深,他的重要贡献在于为处于历史转折关头的日本指出了新的方向”。这不仅体现了两国教育发展史的差异,更为今天我们的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提供了借鉴。

戴建业教授在《文化认同与文化转型——张之洞与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分析》中通过分析福泽谕吉和张之洞的同名作《劝学篇》来比较其思想。两部《劝学篇》都成书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的社会转型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对两国都有很大影响。但是福泽谕吉在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学)与西学中的选择与汲取明显要客观和深入,“福泽能‘客观’地比较两种文化的利弊优劣,然后择其优者而从之,能轻易地把‘和魂汉才’换成‘和魂洋才’,这有助于日本成功地实现文化转型,从一个东方落后的农业国家变为一个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在另一篇将福泽谕吉与张之洞比较的文章《从〈劝学篇〉比较福泽谕吉与张之洞的人才观》中,桂勤同样从《劝学篇》入手,在比较分析两书的成书背景后,从文化现代化取向切入分析他们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福泽谕吉欣赏的是因学习西方实学而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张之洞则囿于儒家伦理而依然倡导臣民“思想”。作者认为“两人教育的人才观取向源于其文化选择,而文化选择又取决于两人所处的国内现实背景不同。”此外,“造成两人如此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很大的不同。”相比于官僚家庭出身的张之洞,来自下层士族家庭的福泽谕吉的确更易于摆脱儒家伦常的束缚。

李环在《蔡元培与福泽谕吉德智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分析》中从两者的德育和智育入手,将这两个对各自国家教育发展起着重要贡献的学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对比。二者都主张抛弃传统儒学,追求实用的西方科学技术,用即用的知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德育方面二者略有不同,福泽谕吉重视身教,反对封建伦理,而蔡元培则试图将中外道德理论的优点相结合。此外,两人都“强调了教育的平衡性,认为教育应该使人的德智体平衡发展。”

陈凤川则在《三纲八目与福泽谕吉的文明图式》中通过对比福泽谕吉的思想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来分析福泽谕吉思想的源泉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意义。《文明论概略》中体现了《大学》中的三纲八目思想,福泽谕吉“是立在日本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西方现代文明,其实他是通过这种双向的汲取和批判,为其建构文明战略构想创造了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视域”。正是这种兼顾东西的教育观,使福泽谕吉的思想对日本后来迈入列强行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可以看到,我国的研究者在以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福泽谕吉时,主要是集中在研究其思想渊源和影响上,并普遍提出了对今天的启示作用。上文所述三篇文章都提及西方思想对福泽谕吉的影响,陈凤川更提到了东方文化亦对其有深远影响。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内容并非这一类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者主要是通过将其思想的某个侧面与其他思想作比,从而更深入地探讨政治、历史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可以说,这类研究是对我们了解福泽谕吉,并深入研究其教育思想的有力补充。但是,研究者普遍对福泽谕吉教育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缺乏全面、细致的分析,而只是比较粗略地概述,有待补充和完善。

3.从某个侧面细致阐述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

为了更完善地理解和借鉴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我国一些学者还从其思想的不同侧面或特性入手,以小见大地细致钻研。这里可以又细分为两种研究方式,即以其思想的某一部分入手研究,或以其思想的某一特性入手。

史淑丽在《福泽谕吉的校外教育论及其当代启示》中从福泽谕吉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观出发,通过介绍福泽谕吉的校外教育思想,来寻找对当今社会的启示。作者认为福泽谕吉提出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形态,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便是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他对孩子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当代。”这种思想在当时一改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不受重视之地位,为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富强提供了更好的思想保障。

高增杰研究员则通过《福泽谕吉的“实学”思想》阐释了福泽谕吉对实学的推广过程和思想渊源,并分析了其思想的历史作用。作者认为福泽谕吉以教育为文明开化先导手段的认识对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福泽谕吉认为,为了培育这种具有独立精神的新型国民,最主要的是要‘劝学’,就是要倡导学习。”而学习并非是学习一些空疏无用的学问,而是西方先进的“有形的自然科学”。“福泽谕吉倡导‘实学’思想,促成明治时期的国民思想从道德中心主义向重视经济活动的方向发生重大的转换,推动了明治时期文明开化的进程。”

以上两位研究者都是从福泽谕吉的某一部分思想入手,而关松林教授则偏重于从其思想的特性着手进行深入分析。他在《福泽谕吉文明教育观论析》中从福泽谕吉的成长背景与时代特点来分析其文明教育观的形成,并将其主要观点归纳为“文明的进步是社会总的智德发展的结果;国家的独立是目的,文明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作者认为福泽谕吉的文明教育观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首先要有人民的觉醒,教育必须发达。教育发达了,人类的智德便会跃入一个崇高的界地,带动文明的进步。”

在关松林教授的另一篇文章《论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民族性》中,探讨了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社会和历史意义,认为其具有时代特点的民族性在于具有“通过教育,把日本人由‘臣民’培养成为‘国民’,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强大之目标。”尤其是福泽谕吉反对崇拜西学,而是独立地吸收西方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使它们成为日本民族富强的工具。

在这一类研究中,研究者的探索范围更加广阔,有更多的细节能够被发现,并且对我国的教育产生更具体和完善的借鉴意义。然而在这种细致的专题研究中,容易出现类似程度较高的重复性研究,或者是与本来目的相悖的片面研究。不过,鉴于福泽谕吉的思想体系较大,其涉及领域较多,目前可供研究的方向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将福泽谕吉的思想分为各部分进行细致研究外,还可以将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影响分为不同领域进行研究,比如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指导思想、课程学科等。

二、总结

    纵观对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历史性和细致化的趋势。研究历史人物的教育思想,应该将所研究的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不仅研究其历史渊源或发现其历史影响,而是通过一个完整时代的教育变迁,来探讨其思想的内容与重要性。对于福泽谕吉来说,则可以具体表述为:将福泽谕吉置于日本由德川幕府向明治维新转变的历史大背景下,通过探寻日本转变前与转变后教育发展的各方面变化,来找寻福泽谕吉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得到他对我国教育的借鉴意义。

    通过纵览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福泽谕吉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等待后续的研究者进行弥补。笔者认为,若以对我国的启示意义为指导,则研究者还应该将目光放在福泽谕吉对日本教育发展的反作用上,从更细致的视角——如教育政策、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等——寻找福泽谕吉思想的现实意义。譬如福泽谕吉思想对日本明治维新及以后的课程设置有何影响,或者福泽谕吉对日本教育政策转型的影响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等。至于更详细的研究,则有待于研究者在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后予以进行。

 

参考文献

 朱文富.福泽谕吉教育思想述评[J].日本问题研究.1997,04.

 关松林.试论福泽谕吉的启蒙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4.

 王保星.试析福泽谕吉的启蒙教育思想[J].日本问题研究.1999,04.

 黄卫.愤于国难成于厉行——张謇与福泽谕吉教育兴学之比较[J].历史教学.2007,11.

 戴建业.文化认同与文化转型——张之洞与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0,02.

 桂勤.从《劝学篇》比较福泽谕吉与张之洞的人才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4,04.

 李环.蔡元培与福泽谕吉德智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27.

 陈凤川.三纲八目与福泽谕吉的文明图式[J].日本研究.2010,02.

 史淑丽.福泽谕吉的校外教育论及其当代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6,04.

 高增杰.福泽谕吉的“实学”思想[J].日本学刊.1994,06.

 关松林.福泽谕吉文明教育观论析[J].日本研究.1992,01.

 关松林.论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民族性[J].外国问题研究.19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