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生活中的教育
作者:李英华 工作单位: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女儿即将到外地读书了,我想给她提个醒,但又不想用直白的教育方式,就特意不到发廊做头发,选准女儿闲暇时叫她帮我染发,让她目睹、触摸妈妈苍老的容貌,懂得挂心家人。果然,女儿一边帮我染发一边述说我白发多了,说我现在总丢三落四,精神不好,叮嘱我做事慢一些,不要太急;说老爸也这样,昨天居然忘了关后门就出去了;又说最不放心外婆,外婆年事已高,还在操劳,上大学后她会常打电话给外婆。我默不作声,仿佛是个孩子,听她絮絮叨叨地述说,但我给她提供了一个思考讲述的机会,使她受到我白发的触动,唤起心底对家人的深深牵挂,实现人生中第一次长时间在外地生活前的自我教育。我在与女儿朝夕相处中常常抓住某些特定的事件或具体的场景来施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理念就是在生活中施教,它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
“生活即是教育”,在生活中使受教育者取得内心的提升,这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符合人们认识的普遍规律。生活提供了具体可感的的教育环境,使人们从感官开始在特定的情境中认知事物、获得满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生活中的教育正是施教者寻找到一个让受教育者看得见、听得着、真实感受到的情境来完成预先设定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
在生活中施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施教者必须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这个契机是指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或关键机会,可以是重大的社会或生活事件,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适时地捕捉施行教育的关键枢纽、决定性环节就是捕捉住教育的契机,这个机会把握了对受教者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重大的社会事件举世瞩目,往往很容易挑起学生的兴趣,一旦众多学生的积极性被唤起,就积聚成为一个磁场,同学们自然会被相互吸引,相互学习,共同分享,这种场合被教育的往往是一个群体,而不只是个别的受教育的对象。这时候施教者纵然隐身不参与其中,也会有大面积的受教育者从中收益,这就是找准教育契机的奇妙所在。例如在奥运会期间,我总喜欢组织学生搞奥运专题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讲赛事,说明星,数奖牌……紧扣社会热点,趁热打铁,让同学们点燃各自心中的热情,摩擦出爱国的火花,激励出人生的斗志,高扬起体育的精神,几乎没有人不被感染,教育的效果非常理想。曾经发生的9.11事变、汶川大地震,正在发生的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都是绝好的教育素材,是社会提供的大课堂,教育工作者要适时捕捉,引导学生投入其中,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
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就在学生身边发生,有巨石沉落水中的震动效应,学生亲眼目睹,心底被激起波澜,这也是不可错过的教育契机。我做班主任期间,曾有一位学生因白血病永远离开了我们,而在此之前这个学生一直很安静地学习,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一个身患绝症之人,他突然的离世,让同学们震惊不已。正当全班都处在沉痛之际,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珍惜友谊,关爱生命”的主题班会,在班会特定的氛围中同学们缅怀与逝者生前的点点滴滴,痛感生命的无常与无奈,焕发出一种对友情、对生命的强烈热爱之情。死亡对人们来说是个惊天的迅雷,但身边亲近的生命过早逝去,却也是学生接受的教育好机会,抓住这个契机,就能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撞击,使学生近距离感受生命的本质。这种从学生身边现象入手来教育学生的效果比一般教育专题的讲座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稍纵即逝,能否及时捕捉,顺利实施教育的目的,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教育嗅觉,需要老师对生活对学生有清楚的认识和足够的了解,更需要老师的无私付出。例如对待父母离异的学生,在一段
陶行知说:“教育必须是科学的。这种教育是没有地方能抄袭得来的。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客观情形继续不断的把它研究出来。”生活丰富多彩,无所不有,但并不是所需要的教育条件都现成的等着我们,有时候我们得根据教育的需要,创设理想中的教育情境,并且“继续不断” 创造出爆发点来诱导受教育者最终发挥他们的潜能。我曾经有一个热衷组织工作而不能专心临摹、写字很差的学生,苦口婆心劝他练字,他怎么也不上心。有一天我请他去陪我读小学的女儿半天,并要求帮监督女儿临摹5页纸,预先又告诉女儿如何叫哥哥陪她练字。事后他说女儿练字的耐心使他感到惭愧。后来我又抓机会让他和一个书法很好的同学策划年级书法竞赛,从准备竞赛用纸到评出获奖作品到办书法墙报,他做得兴致勃勃,自己每天的练字时间也变得有增无减。寒假前我又布置他开学后在班上分享他练字的体会。等到新学期开始,他已经能在黑板做书法演示了。陪女儿临摹、组织书法竞赛、上讲台示范,这就是我为引导学生学习书法而精心设计的三个情境。教育是一项改造人的工程,教育对象错综复杂,所设计的连贯性教育情景必须有很明确的针对性,实施的过程必须科学有序,环环相扣,“而且,这种教育的内容也必须包含并着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否则不得前进。”
同时,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的教育情境还必须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必须是典型的场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让他们从中获得认知自我、开阔胸襟的机会,这个创设的教育情境可以是生活的场景,也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调动文化艺术来感染学生。我的一个学生,她中考成绩在市里前十名,高中文理分科前后都是学校的佼佼者,在高考模拟训练进入紧张阶段后成绩几次下滑,精神就陡然转变,变得封闭起来,不合群,常常冲撞同学,同学关系进入非常紧张的状态。我通过各种渠道企图使她放松精神,但都没有效果。高考在即,时间一天天紧迫,我在情急之中想到我当时正喜欢的盘景,就做了一个尝试,去花鸟市场精心挑选一盘造型精致生机盎然的袖珍椰树盘景,盘景没有裸露的泥土,土面上生长着错落有趣的青苔,我不著一字,通过邮局把盘景送到学生手中。而这位同学正是被直观生动的盘景艺术所陶醉,从形态潇洒、绿意葱葱、寓意深远的小生命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受到美好生命的召唤,精神面貌整体迅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后来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顺利度过高考这一关。更可喜的是这位同学后来的来信谈及遇到的困难所表现出的那份从容平静的心态。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有起有伏,如果我们能成功制造一个实施教育的环境,及时消除影响成长的不利因素,就会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产生类似“蝴蝶效应”的影响力。
作为人文学科,语文在教育转化学生的工作中占有很大优势,让学生置身于文学的特定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生命的本质,反省自身的不是,就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自我的净化,完成精神的超越。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分到高干子女多的班感到被鄙视而要求换班,我拿给他一本《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告诉他等他看完这本书后我就给他调班。结果一个星期不到,他就拿书来找我说很敬佩史铁生,要学习史铁生对待病痛、死亡的勇气和信心,不用换班了,相信自己能调整好心态。学生浸淫在阅读的氛围中的时候不用老师多费口舌,艺术本身就会发出魅力,使学生受到陶冶,获得一股内在的动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做人基础。陶行知曾经循循告戒过我们:“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语
生活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足见它在教育中的重要,它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无声无息中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让学生“在生活中受教育”,让“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的教育理论,很值得只看成绩不管人、只顾现在不问未来的现今教育工作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