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黄卓:新课标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作者:黄卓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新课标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黄卓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主阵地,在新课标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因而,质疑、提问就是学习之源,创新之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质疑中学习,在质疑中成长,尤为重要。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适宜生长的土壤。

关键词:实践;氛围;潜能;发现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学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在新课标环境下,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是实施课改的关键。语文教育不是选择适合学习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完全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仅是对时弊的针砭,更是现代教育向人自身的回归。语文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教学的外在目的(即使学生成为需要的人)完全代替了教学的内在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建构主体精神),不是通过内在目的的实现进而达到外在目的的实现,因而教学中教的活动掩盖了学生的学的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操纵者,学生是被操纵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效果以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来评价,以分数高低论成败,学生的精神世界严重地被压抑。

早在三百多年前,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盛赞“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在《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时至今天,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的这种使人类及个体得以发展完善的培养人的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不堪忍受的负担,而且造成了人的“畸形”发展,甚至束缚和扭曲了人的本性和个性。其根本原因就是课堂教学缺少对人的终极关怀。长期以来,把教学看成是学生的特殊认识活动,而且还把这种哲学上的概括仅仅理解为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而课堂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甚至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都简单地套用知识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这种唯认知教学在强化了“知识”的同时,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报告中所说:“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这种双重的力量。”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幻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他们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而且还常常以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感到愉快。而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同思维,扼制他们的求异思维。这样就使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否则便招来一顿斥责。久而久之,由不敢到不能,大脑逐渐变僵化,鲜活的思维变得迟钝。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能记住老师讲的僵死的知识外,还能干什么?这样的学生又怎么能适应这充满挑战、到处是竞争的社会呢?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这种多思多想的可贵特点,有意识到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不仅能使学生钻研课文,主动获取知识,从而解决了过去生怕学不好而采取的“满堂灌”的机械方法。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受用终身的自学能力。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施行“以学为本”,提倡“读读议议”的教学方法。我以为这种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它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然后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体现了思维过程的连续性、完整性。“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宋朝的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前人的这些经验之谈确实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实际上,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这不能不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为达到以上目的,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一般学生都认为语文好学,文章一看就懂。而多年来,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正字正音,读课文,讲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形成了一套机械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学得没劲,教师教得茫然。也就让学生产生了即使老师不教,也照样能把语文学好的念头。语文课成了最没劲的课。语文课堂上缺少了那种活跃的氛围。缺少了“拨云见日”的惊喜。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要用“问题”激发学生们的认知突变,例如,我教学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的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说天气热得要命,把大衣脱下来,一会儿又说天气冷了,要穿上大衣了。是不是真是天气的原因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抓住了“变色龙”的特征。多数学生认为,“奥楚蔑洛夫因为心里紧张,因此产生了忽冷忽热的感觉。”但又个学生却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奥楚蔑洛夫并不紧张。之所以一会儿嫌天热,一会儿怪天冷,是因为他一会儿说要惩罚狗的主人,一会儿又要奉承狗的主人——将军。所以要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下子转不过来,怎么办呢?就只好谈天气,打哈哈,脱大衣,穿大衣,借外在的变化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这位学生的看法比较符合奥楚蔑洛夫这种老油子的性格特征。这位学生能从老师的讲解中,并结合课本上的知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发现问题。这种求异思维值得肯定,我表扬了他,同时以此为例也鼓励了其他同学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抓住学生之间不同理解的矛盾,对发展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更有作用

学生之间不同理解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各自在产生矛盾过程中知识的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争论中,问题不会使学生愁眉苦脸望而生畏,恰恰能使他们的思维无所羁绊,纵横驰骋,这样,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求知的热情。如我在教《愚公移山》这篇古文时,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我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就是“愚公是真愚还是假愚”。学生明显地分为“真愚派”和“假愚派”。大家各执一端,热烈争论。这时,我因势利导,要求大家再细读课文,从文章里找出根据,以理服人。结果,学生通过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可移之理”三个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是大智若愚的道理。并进一步指出,说愚公笨,是因为没有愚公那样的深谋远虑,不像他那样看得远,想得深。并进一步举例,长城大运河、红旗渠,这些伟大的工程,哪一项不是所谓的“愚人”干的呢?可见愚人不愚。从上面的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争论,对发展他们的思维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争论,是思想的撞击,原子的能量要靠撞击,学生的潜能,要靠老师创设条件,通过在特定的情境里,用适当的问题去撞击他们的心扉,开启他们的智能。

三、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教师除了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外,还应该善于设计一些对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比如在学习《项链》一文中,我围绕小说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精心设计了四个问题

 

总而言之,从长远的观点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意义,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开辟了道路。“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新课程丛书•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杨九俊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一版

4.张玉新《高中语文教育评价》第1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