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散文鉴赏中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力
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王立琴
【内容摘要】面对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普遍薄弱,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和课外加强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在阅读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再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文学作品的素养。有的专家认为,“言语”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载体。没有语言交流,没有对语言的恰当理解,教与学就失去了沟通,更谈不上共赏阅读。因此,就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为范例,先增强学生阅读文本的语言感悟力,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赏析,这是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散文鉴赏 语言感悟力 高中语文学习
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程序不外乎有:整体感知——具体研习——探究延伸。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在此,仅就具体研习当中的对文章语言表达的研究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每次考试后都有一部分学生拿着作文上来向老师求救:“失分最多的还现代文大阅读,怎么办?”“作文总是停留在45分左右,有办法吗?”“平时都能读得懂这些文章,就是想不到词语答题。”“作文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写才能有文采!”……
一个个稚嫩而真诚的苦音让我陷入深思。经过和学生详聊后,了解到失分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在阅读和写作中缺乏对语言的感悟,组织语言能力不强,更谈不上品味和审美了。
什么是感悟?感悟就是人们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并因此有所领悟。有所感悟,必须接触。那么,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即是通过接触语言而引起的思想情绪和领悟。
在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基础上,高中生的语言感悟力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怎么样才能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使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有所提高?实际上,在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没有“语言感悟力”这一项的具体考查,而是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这六个能力层次进行难易不同程度的考查。然而语言感悟力正是这六个能力层次的总和,更是其基础。因此,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首先必须重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言感悟力。
高中生接触语言文字的时间和渠道越来越多。在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地接触文本文字和教师话语,那么在这时候高中生的语言感悟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笔者从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和第三册第三、第四单元的现当代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学习中寻找一些能够直接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力的途径。
因为散文这种文体的内容素材多种多样,作者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去展示内心主观情感。所以,散文赏析的角度多样化。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以课本中的散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那是非常具体的个性化阅读形式。以此达到散文阅读解题的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并且能够品读名家名作中的精美语言,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审美感和语言感染力。因为精美的语言是文章亮丽的色彩,正如音乐家重视音符,画家重视色彩一样,许多名家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美文的美就在于语言的精美,那么,阅读这些文章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像欣赏音乐、绘画一样,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感。如《故都的秋》这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内容很明显地分为两大部分。必须先品味出作者所写的故都独特的秋景,才能体会郁达夫对其独有的眷恋。在前半部分的写景中,正是作者超强的语言感染力,描摹出一幅幅可观可感的“北国之秋”图。让学生从作者的描绘中画出自己感受到的秋图,即是一个阅读文本并内化以致发挥潜能的过程。
从教学反思中,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
首先,对语言的感悟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先从物象的感性认识开始学习的。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所以,散文的“美”肯定离不开画面美音乐美的衬托。笔者在《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中,以秋院、秋树、秋花、秋果等多幅彩图为幻灯片背景。这又符合了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南方而没有见过北国之秋的实际情况。在《记念刘和珍君》的备课中,准备了大量的黑白图片。目的是营造一种肃穆的深沉的氛围,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进而才有可能愿意进入鲁迅的文字世界里咀嚼。
毕竟这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真正让学生得到感悟的还是需要进入语言文字里。
第二,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
为了能准确感受语言的魅力,具备语感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本身就是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语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文史学家罗庸回忆初中的学习时,语文老师的朗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先生操着本色的宝坻土音,声如洪钟,语言缓慢而沉着有力,读文本时抑扬顿挫,一字不苟,尤其是语势的转折,虚字的照应。经他一念,整篇文章就像一个人在面前说话一般,不待解释,已大部分明白了。①
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语,反复朗读,会增加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机会。也是让学生自己努力积累语言素材,不断揣摩语言精髓的过程。这项工作需要语文教师备课时对文本的语言探究,形成自己的体会,给学生一个示范性的感知,让学生从中挖掘自己对文字的理解。何况散文的语言美,是形象的,可感,学生并不排斥,只是需要一个导向。
教师可以先从整体感知全文,如文题中的题眼,全文的文眼句、衔接景与情的过渡句等。如:《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扣住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理解文中的景物描写都是围绕着“清、静、悲凉”来写的,这是选材的必要性。在下文的研习分析中,每一幅图景只选取主要能突出“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品味。如第4自然段写秋槐的落蕊,提示学生抓住能体现北国之秋特点的词语。
第三,必须提高学生推敲分析词句的能力。
作者深沉的情思、文章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尤其是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达到真正解读的境地,要学会由“感”入“悟”,就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没有对文中词语的揣摩、辨析,就不能体会到作者感情抒发点。
所以,平时要求学生不断地积累,做好读书笔记。很多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都是“放养式”的,没有给学生具体的形式,学生总是礼貌性地抄几段所谓的美文就交上来。本人执教中给学生列出一个自己做读书笔记的模式,让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去阅读如繁星般多而亮的文学作品。特别强调学生对文采句或语段进行赏析,从语言表达到思想感情的表现。
第四,善于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正确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就是展开了他们语言运用的翅膀,可以飞到更高的表达境界。
在研习《故都的秋》写景部分,对描写秋景的第3至11自然段的细腻描写进行词语赏析,主要落实在动词和形容词上。每一幅秋景图都配上一段朗诵乐,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出那别有韵致的京味儿来。当问起学生感觉自己读得最有感情的是哪一段,请朗诵一遍并说出缘由。有位女同学读第3自然段,中间有点哽咽。最后她点出因为这一段的景物描写让她回想起自己童年时期曾经住过的大院。虽然南北秋景有差异,但那种怀念眷恋的感情是一样的。全班同学为她轻轻鼓掌后都纷纷投入到文本当中又读又画。
第五,在学生具备良好语感的基础上,注意训练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此,笔者以仿写练习为例。从写作的角度而言,仿写练习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力和应用力的最直接的途径。
笔者在授课《谏太宗十思疏》时布置了一道仿写题:
居安思危是胡杨在天降甘露时尽量积蓄的雨水。
居安思危是魏征推心置腹地讽喻太宗的“戒奢以俭”。
居安思危是 ……
要求:仿写一句形成排比。
因为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对内容十分了解,懂得抓住句子的句式,甚至很多学生都懂得从课文选素材去造句。如:
居安思危是邹忌用心良苦地委婉劝谏齐王广开言路。
居安思危是韩愈在学有所成时不忘向百姓解说从师的道理。
居安思危是勾践在吴国给夫差做奴隶背后的“卧薪尝胆”。
在此练习基础上,老师稍微点拨了一下议论文写作中的论点表述和比喻论证,使学生了解到在议论文写作中怎样才是相应的论述表达。
通过文本,学生得到信息,才有发挥想象的基点;通过自主写作,才能体会到“语言美”,从视觉上、听觉上首先获得了审美能力。还可以在讲评中,提示学生关注新生词语,判断新生词语的合理与不合理,可以用上合理的新生词语在自己的写作中,语言表达新颖,更具表现力。这是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兴趣的途径之一。
当然,能让学生的感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探讨和实践。
[注释]
①出自《传统语文教学“重读轻讲”》唐晓敏(发表于《语文建设》2011年1月)
参考文献:
《怎样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庄科裕(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6月)
《语文阅读教学应归真反朴》王锦起(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