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教学心得
钦州二中 黎广南
在唐代,散文的发展变化与诗歌的发展变化并不同步。当诗歌已经高度繁荣的时候,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才开始。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今人习惯上把它称为“古文运动”。唐代的文学是一座高峰,在此仅对课本中选录的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做简单分析,从而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对于韩愈的散文应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文以明道,言辞激切,道理中肯,政教色彩鲜明的特点。因为,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盛唐时代强大繁荣、昂扬阔大的气象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藩镇割据、佛老蕃滋、宦官专权、民贫政乱以及吏治日坏、士风浮薄等一系列问题,整个社会已处于一种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危险状态。面对严峻的局面,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慨然奋起,思欲变革,以期王朝中兴。韩愈放言宣称:“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氿澜。”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思潮推向高峰。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他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声言:“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而万万无恨。”(《与孟尚书》)当然,韩愈弘扬儒家道统的基本着眼点,不是想在理论上有大的建树,也不是想当孟子之后儒学的第一传人,而是在于“适于时,救其弊”(《进士策问》其二),解救现实危难。在韩愈看来,当时最大的现实危难乃是藩镇割据和佛老蕃滋,前者导致中央皇权的极大削弱;后者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面,以紫乱朱,使得人心不古,同时寺庙广占良田,僧徙不纳赋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因而都在扫荡之列。围绕这一核心,韩愈撰写了以《原道》为代表的大量政治论文,明君臣之义,严华夷之防,对藩镇尤其是佛、老进行了不遗馀力的抨击。
韩愈是一位善辩之士,而善辩又主要来源于他的胆壮气盛,二者结合在一起,遂使得他的议论文字往往惊世骇俗,极具震慑人的气势。在教学这类论说文中,《师说》最有代表性。它针对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轻视学习的社会风气,开篇便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中心论点,接着层层深入,借用古今、幼长、下层艺人与上层官僚等多方位的对比,从正反两方面申说“必有师”的道理,提出了崭新的师道思想: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政,如是而已。”这一观点,强调能者为师,既赋予“师”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具体职责,又打破了传统法森严的壁垒,把师弟子的关系社会化了。通过此文,让学生明白“道”在那个时代的特定意义,从而对于全文韩愈恳切的言辞,“抗颜为师”以致被世俗目为“狂人”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柳宗元也将文体文风的改革作为其政治实践的组成部分,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现实品格,去其浮靡空洞而返归质实真切,创作了大量包含政治激情、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感召力的古文杰作。所以,解读柳宗元的文章必须引导学生由物到人,由山水到社会现实,体会弦外之音,话中之话。
如在《愚溪诗序》中,作者将所遇到的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统统冠以“愚”名,先说它们“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进而申言:“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这种看似平静的正话反说,正深刻地透露出作者对混浊世事的强烈不满。
在学习实践中,学生逐渐归纳出韩文如长江大河,澎湃流转,作者横绝奔放的气魄借其滔滔雄辩而溢诸行墨之间,在应用文中感怀言志,以感激怨怼奇怪之辞,发其穷苦愁思不平之声,既变“笔”为“文,又使“文”具备了源于现实的情感力度。柳文则如崇山峻岭,简古峭拔,立意精警。他的书信,充溢着锥心泣血的身世之悲;他的游记,渗透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之情。
宋代散文,在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的发展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舍弃了韩柳散文的古奥艰深、沉浸浓郁的特点,发展了平易自然、文从字顺的特点。因此,宋文对后世的影响远较唐文为大。谋篇布局贵乎迂徐舒缓,不露锋芒,要如行云流水,舒展自如,洋洋洒洒,而又富有逻辑性和表现力。语句安排平顺简易,语言通达流畅,最为特色。根据宋代散文的这些特点,让学生融情入景地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述文章实为不错的方法。
如教学苏轼散文时。选取最能代表苏轼散文成就的随笔、游记、杂记、赋等感情色彩较浓厚的文体来让学生还原当时的景和情。因为,这类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写作手法比前人更自由,常打破各种文体习惯上的界限,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成分糅合起来,以胸中的感受、联想为主,信笔写去,文章结构似乎松散,但却于漫不经心中贯穿了意脉,引人入胜,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特点。苏轼的辞赋和四六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疏宕潇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创作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这样的名篇。如《赤壁赋》中乐极生悲之后转入对人生的思考“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一问一答,顿悟宇宙的浩淼“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境界迭出,引人入胜。
唐宋散文光芒四射,是不可逾越的,一直影响到清朝末年,课堂中讲一文,析一课,只是希望学生能学以致用,领略文学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