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陈锋:电子白板使用误区与调整策略

作者:陈锋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1日
点击次数: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现代化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课堂教学也正在经历从黑板到交互白板的历史演进。交互式白板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极大地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但交互式电子白板有一些现象和问题,值得引起关注,进行必要的改观和调整。  

    1.对白板的使用方式单调,缺乏对白板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大多是频繁使用书写、切换、拉幕、图形拖拽等少数几个功能,这与传统的黑板+挂图基本相当,并未体现出白板的独特优势。相反,屏幕频繁切换,教学内容显得琐碎零乱,很少有教师注重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和回放,在学生脑海里很难留下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会弱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另外,白板的很多功能如聚光灯、放大镜、批注等工具在强化要点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有些课堂上,缺乏白板与其他软件的整合,例如,在理科课程的授课环节中,有些比较抽象难懂的、需要带领学生分析的科学过程,很有必要用FLASH、几何画板或Authoware 软件制作一个课件,在授课中进行无缝链接,生动形象地化解难点,但有的教师只用静止画面进行展示,大大削弱了效果。   

    2.对白板的使用时机有的不恰当,缺乏对时间和量的恰当把握  

    毋容置疑,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突破口,也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但无论技术多么先进,要与教学内容实现恰当结合,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功效,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课堂所用的白板技术手段与教学需要不适切,例如,课前为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兴趣放一段视频似乎成了一种授课套路,但有的视频材料在引发问题意识方面作用不大,或与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联系并不密切,不恰当的展示,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的切入点,使技术的使用更具有针对性。  

    有的课堂从头到尾都在进行屏幕的频繁切换,完全摒弃了对传统黑板的适当使用,淡化了与其他教学方式的融合,学生关注白板的时间过长,不但引起视觉疲劳,而且很快从感觉新奇到单调乏味,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教学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白板的功能发挥不充分  

    新课程提倡要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目的是要改变以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探究、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在应用白板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的注重了白板内容的变换和展示,忽视了常年积累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技能的发挥,如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的管理、提问的策略等,忽视了有效的启发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合作和互动更多的体现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邀请,学生到白板前操作。在有的难点内容上,也出现了教师一言堂的讲,学生无奈的听的场面,这使得白板未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和作用。  

    著名的媒体技术专家克拉克曾说 :“是教学设计而不是用来传递教学的媒体,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 ”,交互白板的应用也不例外。教学过程是个多要素相互作用动态多变的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更是呈现出了多样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黑板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交互的界面,就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界面,此时黑板就是一个交互平台,现在白板替代了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交互平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掘这个新交互平台中蕴涵的教学策略,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