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覃奉姿:哲学成语与人生启示

作者:覃奉姿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哲学成语与人生启示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一部分精炼、形象、富于表现力而又寓意深刻的语言材料,它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成语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瑰宝,其中的人生哲学启示更是值得万世子孙慢慢赏评。 

  

(课题教学过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多媒体展示)
     
《淮南子?人间训》上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老翁丢了一匹马,他正在为失马而伤心的时候,那匹马回来了,还带回了胡人的骏马。得了骏马老人非常愉快,可是,却因骑马摔伤了儿子。儿子残废了,老人又痛心不已。此时,战火纷起,朝廷征兵,他的儿子因伤残被免除了兵役,避免了逝世于战场。后来人们用因祸得福,安知非福来形容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人的一生比如走路,会碰到很多岔路口,每到一个路口都面临一次选择,而每次选择无不影响着未来。每一个人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艰苦和挫折,是舍,是得?是废弃,是保持?充斥了辩证法。生涯对人生最大的考验不仅是,也有,即放弃。哪些须要放弃,哪些永不放弃?此时此刻,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这个故事原意是告诉我们,事物的对立面可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可是千百年过去了,塞翁的经验却被一些人曲解。有些人犯了错误,受了挫折,垂头丧气之时,忽发奇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于是乎,一个焉知使得祸转为,心情又恢复了平静。塞翁们以为,不用做任何努力,就可以在的迷梦中,心满意足地等待的降临了。其实说穿了,这简直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是一种懒汉的思想,一种胆小鬼的思想,一种逃避现实的思想,一种侥幸的思想。人出了错误,遇到困难,应当去改正它、克服它。在一次次尝试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经验,才能化祸为福。如果人只相信命运,总想着焉知非福的话,事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在人的头脑中就会更加淡漠,结果往往不但福没等到,反而祸上加祸。真正能像塞翁那样侥幸转祸为福的情况,不过是万分之一,或亿万分之一罢了。塞翁失马,是祸是福,皆由自取。这才是真正的道理。 

庖丁解牛
(多媒体展示)
庖丁解牛 实出自《庄子》。即庖丁解牛实乃庄子所创之言也 
 
这一天,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他那宰牛时的动作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文惠君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 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了!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我既然连骨肉相连的部件都不会去硬碰,更何况大的盘结骨呢?一个技术高明的厨师因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换一把刀;而更多的厨工则是用刀去砍骨头,所以他们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牛的骨节处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极薄的刀锋插入牛骨的间隙,自然显 得宽绰而游刃有余了。所以,我这把用了19年的刀还像刚磨过的新刀一样。尽管如此,每当我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难以下手,这时就要特别警惕,瞪大眼睛,动作放慢,用力要轻,等到找到了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将牛剖开,使其像泥土一样摊在地上。宰牛完毕,我提着刀站立起来,环顾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满,浑身畅快。然后我就将刀擦拭干净,置于刀鞘之中,以备下次再用。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这一席话,连连点头,似有所悟地说:好啊,我听了您的这番金玉良言,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 
  杯弓蛇影
(多媒体展示)
西晋的时候,河南有个地方官叫乐广,一次他有个朋友病了,便亲自登门看望。乐广见他朋友病情很重,便问其什么地方不舒服,那朋友支支吾吾地不愿说。乐广再三询问,他才说了实情。原来有一天他在乐广家里饮酒,刚要举杯时,突然看到酒杯里有条蛇,隐隐约约地在蜿蜒蠕动。顿时受惊,一股厌恶冒上喉咙。但因同坐的有几个朋友,他说也不便说出,更不便退席。硬着头皮喝完后,感到肚子很不舒服,回到家便病倒了。乐广听后很奇怪,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呢?他反复考虑这件事。回到家中走到大厅,终于找出了原因。他派人把老朋友请来,仍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命侍从斟上满满一杯酒,对朋友说:你凑近看,酒杯里还有怪物吗?朋友一看,同上次看见的一样,一条蛇在杯中摆动。乐广哈哈大笑指,指着墙壁上一张硬弓说:那蛇是弓的影子啊!原来如此,那朋友豁然开朗,舒眉展眼笑了,多日的病也顿时痊愈。  

乐广的朋友把弓的影子当作是蛇,结果病倒了,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对反映客观实际的歪曲的反映,会给客观事物带来消极的作用。它启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按图索骥

(多媒体展示)

据说,伯乐年老的时侯,曾将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名叫《相马经》。书上还由他画了插图,配合文字勾画出小马的形态。伯乐的儿子很想把父亲这项技能继承下来,他就抱着《相马经》读得很熟,自以为学到相马的本领,就按着书本上说的去找好马。由于他没有实际知识和经验,又死搬硬套,不从实际出发,找了好些时侯也没有找到一匹好马,而且还闹出了一个笑话。《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有一天,他按照这条要求去找马,在道旁见到一只癞哈蟆,就用纸包起来,赶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好,额头和双眼跟你的书上说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是垒起的酒药饼。伯乐一听,本来很生气,但他知道儿子愚笨,就笑着说: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意思是说,你找到的这匹好是好,就是爱跳,你是驾驭不了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伯乐的儿子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书本,结果弄出了笑话。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讳疾忌医

(多媒体展示)

扁鹊,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今  河北任丘)人。他反对巫术治病,曾学医 于长桑君,擅长各种医术,遍游各地行医,有丰富医疗实践经验。正因秦越人的医术高明,又肯热心帮大家治病,所以人们都把他比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尊称他为扁鹊大夫。

有一次,扁鹊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闲呆了一会儿,便对桓侯说:君王您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表浅部位,如果不赶快医治,病情会加重的。蔡桓侯笑着说:我那有什么病哟!扁鹊转身出去了,桓侯又对左右地人讥讽地说:医之好不病以为功。意思是说:这些医生总是医治没有病的人来显示自己医术的高明。过了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惊恐的说:君王你的病已  经进入肌肉血脉里,如再不医治,病情将会更重。蔡桓侯很不高  兴,仍然以为自己没病,根本不理睬扁鹊。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见蔡桓侯,说他的病已进入肠胃里,再  不医治就来不及了。桓侯仍不理睬他。再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望,扭头就往回走。蔡桓侯觉得很奇怪,就派人去问扁鹊这是什么缘故。

扁鹊对来人说:病要是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炙或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现在君王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再也没有办法治疗了。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急忙派人去请扁鹊,但扁  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蔡桓侯不几天就死掉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因此,我们要想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首先就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蔡桓候讳疾忌医,就非常生动表明了掩盖矛盾、回避矛盾的危害。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在现实生活中,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认真分析矛盾,妥善地解决矛盾。

 

乐极生悲

(多媒体展示)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音kun坤)的人,是齐国的外交人才,齐威王都称他为先生,对他相当尊重。淳于髡是个关心国事,对君主有了缺点或过失,敢于进谏的忠贞之士。但淳于髡进谏时,十分注意方法和效果,不采取容易得罪君主直谏的方法,多采用用讽喻来进谏。因而,向齐威王讽谏了三次,都收到了好的效果。

  第一次,是齐威王执政之初,通夜喝酒,不理朝政,淳于髡用隐语进谏,把齐威王比做三年不飞又不鸣的大鸟,逼着齐威王振作君起来,革新朝政,使齐国变弱为强;第二次,是在公元349年(威王八年),楚军压境,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给他金百斤,车十辆。这样的外交使节,在当时来说是很寒伧的,难以达到求救的目的。淳于髡怕得罪威王,不便向他提出更多要求,就用讲寓言来进谏,也收到了好的效果。第三次,是紧接前次,淳于髡到赵国以后,说服了赵王请来赵兵十万,战车千乘,吓退了楚兵之后,齐威王高兴地召淳于髡到后宫饮酒。淳于髡见齐威王通夜喝酒的老毛病没有完全改掉,就在饮酒时进行讽谏。齐威王问淳于髡,说:先生能饮几何而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也醉,喝一石(十斗为一石)也醉。齐威王被弄得莫名奇妙,又问:你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够喝得了一石呢?淳于髡解释说: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喝酒的多少,要看场合和心情而定。如果大王赐酒,又有大臣相陪,我心里惊恐,俯首伏地而饮,那一斗也就醉了,如果无拘无束,男女混杂,行为又很放荡,心里最欢乐的时侯,就能喝一石。所以古语说:酒喝过了分,行为就失去了控制;欢乐过了分,便会招致悲伤之事。什么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啊!齐威王听了淳于髡这番话,说:好!你说得太好了。从此就不再通夜喝酒。

 乐极生悲的故事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乐与悲,在一定条件下向它对立面转化。欢乐过了分,便会招致悲伤。它启示我们,要实现劣势向优势、失败向胜利、消极向积极等此类的转化,必须善于分析导致失败、劣势、错误和挫折的原因,吸取教训,并且在实际中加以改正。

 

擒贼先擒王

(多媒体展示)

在安禄山叛乱前的天宝年间,有一年,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入侵,唐王朝起兵出征。战事虽然发生在边关,然而却牵动着远在千里之外杜甫的心,他接连写下了一组诗共九首,称《出前塞》诗。其中有: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诗的大意是说,出征的战士啊!弓要选用力量大的强弓,箭要用锋利的长箭。要消灭敌人的骑兵先要消灭胯下的战马,要打败敌军先要擒住敌方的首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它就是主要矛盾。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擒贼先擒王就是抓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是制胜敌人的关键。  

 

水滴石穿

(多媒体展示)

宋朝的时侯,有一个叫张乖崖的人,当上了崇阳县(今属湖北)县令。有一天,县衙里有个管理钱库的小官,下班回家时,别人从他的头巾里发现了一文小钱。张乖崖知道了,便把他抓了起来,施以杖责。这个小吏不服,问道:我只拿了一个小钱,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你为什么要打我?难道你能把我处死?张乖崖一听,见这个小吏态度不好,更是火冒三丈,便拿起笔来判了一个死罪,在判决书上写上了这样一首小诗:

一日钱,千日一千。

  绳断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是说,一天盗一文钱,干日就是一干文。如果长此以往,岂不是麻绳也能锯断木头,屋檐流下的水滴,也能把石头滴穿吗?杀!

这个小吏终于被杀了。这位张乖崖凭推论判案、量刑、草菅人命,固不可取。但就一般而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句话,又有发人深思之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它告诉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水滴石穿就是量积累的必然结果。它启示我们,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都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勿以善小而不为;凡是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害的思想行为,我们都要坚决抵制,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多媒体展示)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吕蒙,字子明,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将领,曾经跟随孙权转战江南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参加赤壁大战,之后又定计攻取蜀国的荆州,擒得关羽。但就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虎将,竟然曾经是个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吕蒙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穷,一直都没什么机会读书,长大以后跟着孙权带兵打仗,更没有时间读书了。

吴主孙权虽然也喜欢带兵打仗,但却是一个文学水平很高的人。他是文武全才,在他的治理下,吴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觉得像吕蒙这样的聪明人就应该多看一些书。有一次,孙权、吕蒙和蒋钦(东吴将军)聊天时说:“你们现在不带兵打仗,而是掌管政事,所以只会指挥应战是不行的,应该勤学多问才能增长知识。”吕蒙说:“军营里事务太多,恐怕不允许我再读书了。”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学习经书当书生吗?不过是让你从书里增长见识罢了。你说你事务多,你跟我比比,谁事务更多?我小时候读过一些书,主管东吴大事以来,又读了些书,我觉得大有收获。像你们二位,为人聪明,悟性也好,学什么一学就会,怎么能不读书呢?应该立即就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和其他史书。”

在孙权的谆谆教诲下,吕蒙开始学习,而且非常用功。有一次,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认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有个部下建议说:“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还是去一趟吧!”鲁肃一听,也想看看吕蒙究竟有什么变化,就前去看望,吕蒙设宴招待。席上,吕蒙问:“军师这次接受重任,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有何打算?”鲁肃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到时再说吧!”吕蒙听了,婉言批评说:“现在吴蜀虽然结盟联好,但关羽性同猛虎,怀有野心,我们应该早定战略,决不能仓促从事啊!”说着就为鲁肃筹划了五项策略。鲁肃听了,心中折服,就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如今你学识渊博,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说明人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吴将吕蒙本是一个大老粗,只会领兵打仗。但通过勤学苦读,在短时间内就令鲁肃刮目相看。当今世界更是瞬息万变,周围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随时调整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方式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