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乐善课堂的构建

作者:王晓霞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1日
点击次数:

       乐善课堂应该是:学生乐学,善学;教师乐教,善教;乐于合作(乐于善)学生学而乐,学得活泼,快乐(和谐课堂,快乐课堂)简单地说这样的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舒心。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新教材实施后尤其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模式。我认为,新形势下政治课教学必须实现以下三个突破点:

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决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做他们高兴干的事情。”目前,很多政治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已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我曾经尝试在理科班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时事评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团结能力等。

现在的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讲授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与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热点让学生解析,使学生关心社会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所写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优化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能够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政治教学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突出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合作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本身,也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但合作应突出其必要性,不是任何问题都让学生合作完成,也不是合作的次数越多越好。否则,不仅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依赖性。合作学习还应突出其实效性。合作是为了解决问题,共同提高,应努力避免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上没有效果,流于形式,或是一两个小组有成果就草草收场,而应给学生留足研究的时间。更不能将学生分成固定的小组,总在一个小圈子内进行合作交流。

第二,要突出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教会学生善于倾听,能够抓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吸取其中有用的东西为己所用;应教会学生说的能力、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应有综合的能力,把小组合作的成果完整地综合起来,形成系统;应教会学生组织协调的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中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协作性。

第三,要鼓励学生合作,加强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有效的评价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合作的催化剂,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表扬,要及时肯定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一节成功的政治课,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而是看学生表现得如何精彩。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备课时考虑的重点是学生如何学好,是如何引导好学生,因此,学法设计是指导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总之,合作学习是进一步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形式。

三、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惟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质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更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注重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情境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浓重的综合思维模型,注重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我们采用了“三类思路”:一是抛出“二难推理”,即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二是“主体尝试探究”,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探究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多种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热点课”,理清热点的内涵、形成、发展、知识联系和分析问题的角度。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我们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未来的发展将主要依靠知识和创新来推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上积极营造主动积极的政治课堂,创造乐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