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要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课程资源,转变学习方式,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加强知识储备,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学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课程体有了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面对新课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面对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意味着上课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而且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当前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上帝。
长期以来,政治教师早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满堂灌”的做法不利于培养这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思想政治课必须由过去的学科本位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更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这就要求:
(一)教师要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更是绝对权威。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将更多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作为学习的同伴共同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语)
(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哲学思维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差异很大,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能力是有差别的。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已形成统一的模式: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练习,少有变更。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式,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课程改革呼唤教育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作答;在教学形式上,要用集体授课与分组讨论、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在活动安排上开展一些时政新闻发布会、课堂辩论赛,社会调查、角色模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的发挥,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让我们牢记
(三)教师要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只有“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们”(苏霍姆林斯基语)。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和理解的桥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多种需要,即生理、安全、归属关系与爱、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我们的学生同样也有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追求大面积丰收。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可教可育的资质,尊重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接受教育滋养的权利;要学会赏识学生,多一些赞美,让尊重、关怀如同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温暖;既做到“有教无类”,又做到“因材施教”,以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其自身潜能,使能力、品性各有差异的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都能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促成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满足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对高质量、大数量、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实现国家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面对新课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阵地。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并使学生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杨振宁讲,他的老师泰勒上课奇谈怪论多,错误也不少;常常是就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学生研讨,启迪学生的思维。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得不出结论。就是这种初看无序、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真传。究其原因,与强化问题意识不无关系,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那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它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题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像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带有共性的看法或结论提出质疑。比如在讲“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时,有学生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发现市场上存在这样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像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欺行霸市、不讲职业道德等,这有害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如何克服上述现象?类似问题不胜枚举。这都说明了学生具有积极的问题意识,关键是看教师怎样去引导、去培养。
面对新课程,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购教材、编写教材。新课程的实施将导致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新材料、新观念、新情境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理论联系实际又是政治课生命之所在。作为学校的一门德育课程,政治课若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实际,有意回避一些现实中的焦点或敏感问题,泛泛而谈,学生就会认为教师在说教,不仅课堂教学没有生机,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由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单一性,致使全国同年级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如出一辙,教师依赖教科书和参考书,或多或少地丢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由于忽视了地域的差异、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这种单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难以收到实效,使我们学校的德育显得苍白。
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大环境,去学习和探索。新课程需要政治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
面对新课程,转变学习方式。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政治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人是主体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体。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让学生“想学”“会学”“坚持学”。因此,政治教师要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等多样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努力探索相对应的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生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思想政治课实施研究性学习,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在学科内加强渗透与指导,通过政治课基础理论和基础原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从学科内拿出一定时间面向全体学生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怎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努力帮助学生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二)实践性学习。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富、深刻。国际学习科学研究会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的更能学得好。”为了改变以往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状况,修订后的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强化了实践环节,在教学要求中,将原来的“运用”要求改为“活动”,增加实践经活动的有关要求,并以活动课为载体。通过学生亲历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动手动脑,探究发现问题,获得直接经验,培养锻炼实践能力、行为品质和科学精神。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把活动课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通过活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有关的知识初步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以及尝试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课程标准要求广大师生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活动课”是不同于原有“传授——接受”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活动课教学中平等的师生交往,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潜能;会产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应,获得教学相长的双赢效应。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开发性、实践性、探究性等多种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诸种能力。比如设计一次专题采访,一个调查报告,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汇报演出或主题班会等,这都是锻炼考查学生设计、分析、思考、活动诸方面能力的好机会。
(三)体验性学习。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重视不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如,讲市场经济时,让学生回到家里向老人请教,了解商品供应的演变史;上网查询市场经济的有关资料;还可让学生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品票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五、面对新课程,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为教学实际服务。
信息技术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脑、网络等多种现代化设备,用它们创设丰富的色彩、声音、图像、文字,生动、科学地传递大量信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考;有利于设计和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和素材,供学生复习和练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领会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六、面对新课程,加强知识储备。
作为教师,掌握的知识越广博,教学效果才会越好。教师所知道的知识,应当比他课堂讲的知识多几十倍,那样才能应付自如地驾驭教材,能从大量应讲的内容中选出最好的来讲,并且讲的生动,透彻。我们目前正处在全面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新环境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适应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的需要。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又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选择的课程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需懂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面就胜任工作的状况,在新课程逐步实施过程中已显示出不适应性,教师即使有一桶水,也不能满足学生自出发展的需要。可见,政治教师不但应当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有说服力,才能左右逢源,融会贯通,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扩大了知识视野,增长了见识。如一个语文修养好的政治教师,讲起课来语汇就非常生动,阐述问题就准确,简洁,深刻,而且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政治教师有广博的知识,讲课就会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不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新课程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已不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几点思考,总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只有进一步转变角色,才能适应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