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胡蓉:精心炼语言 妙手写华章

作者:胡蓉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使用,尤其是高考命题机制改变所带来的命题风格、阅卷风格的改变,语文学科正逐渐改变其原先的那种考生个体之间差距不大的状况。作文是高考语文的一个大板块,也是整个高考的“得分大户”。作文的语言,是考生相对稳定的一种能力,是高考作文评分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是区分考生作文能力的最重要的依据。语言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更是让阅卷老师产生美感的契机。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都直接影响着得分的判给。富有文采的作文语言,能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更能吸引人、感染人。

关键词:高考  语文  提升  策略

   一、语言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综观近年来的阅卷点提供的高分范文,我们大抵会形成这样的感觉:这些优作均是语言精炼隽永、句子流畅优美、素材典型丰富之作,即使在审题立意、构思布局上小有瑕疵,也难掩其闪光之处,也会让阅卷老师善意地容忍。因为在高考紧张的阅卷过程中,我们很难苛求阅卷老师对每一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再三咂摸,绝大多数情况下,阅卷老师是根据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语言品质和素材运用所体现出来的文学素养来模糊给分的。因而,一篇语句优美、素材丰富的作文甚至可以得到基础分和发展分两个方面的重复得分,并且,越是某一方面的优点明显、所得基础分越高的文章,其发展分也加得越多。或许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公平,但笔者认为这种评分方式恰是最公正、最合理的,也是最能体现语文尤其是写作考查的目的的,因为这样做淡化了往年高考中屡见不鲜的审题失误等偶然因素,淡化了文体模式的考查,而把对考生作文的评价重点放在语言运用和语文综合素养等基本功上。

学者钱穆曾说,文章者,花样也。语言就是文章的最出彩的花样。没有智慧的表达,只有表达的智慧,那不能算好文章。作为即兴的应试之作,高考作文首先吸引阅读老师眼球的,也应是语言。从历年的高考佳作来看,也确实如此。因此,在高考作文训练中,语言的磨砺与提升始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我们许多同学,甚至老师,对语言的训练是没有信心的,这缘于一个陈腐的观念——语言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物也。当然,欲使语言炉火纯青,有自家风格与个性,委实不易。但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练就足够得高分的作文语言却并非一件难事,关键在于得法。  

二、提升语言的方法

新的作文命题形势和评分标准,给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训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字、词、句、素材等这些作文的基本功从何而来?它不是无源之水,不是凭关起门来学几篇教材中的范文就可以解决的;它应该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思索、不断融合以后形成的必然结果,没有相当的阅读量,没有经常的深入思考,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很难应付作文考试的这种变化的。反观我们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枯燥无味如同嚼蜡,列举典型素材捉襟见肘少得可怜,认识分析问题肤浅片面失之浮躁,空话、假话、套话则层出不穷、令人心烦,而真正有文采、写自己真切感受的文字少之又少,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疏忽了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课外阅读的有效延伸与拓展。唯有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方能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培养敏锐的语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驾驭能力,才能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素材储藏。笔者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总结了以下提升语言魅力的方法。

1、亲近语言,感动语言 
  语言是情感化的,是智慧性的,是美的。一个从未真正为语言感动过的人是不能获得一流语言能力的。因此,意欲获得语言,首先就要亲近语言。因为亲近而能感受语言的美,因为美的经验而唤起对语言的热爱,因为热爱而愿意琢磨语言,因为琢磨而提升了语言能力。这便是获取语言的流程,流程里最重要的就是须花时间阅读经典,在阅读中精心琢磨语言。亲近着,琢磨着,这是一个意欲提升语言能力必须的态度。  

2、注重背诵,积累文辞 
  文辞不足则意不能达。章句终究是一个个词语元素构成,没有丰富的言辞,言语便落俗老套而枯干生涩。请看下面这段话: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口舌之于心脏。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这是一篇高考佳作的开篇。短短二段,言辞丰富,书卷气浓郁。如此开篇,哪有不征服阅卷老师的道理呢?而我们许多同学的文辞积淀多是缘于口语,而非来自经典的阅读。好的语言应当依托于大量的书面文辞的积淀。如何积淀呢?最简单最笨而又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背诵,尤其是对文辞量丰富的篇章的背诵。  

3、准确生动用词语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语言也应该如此。写文章首先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一个词语,使用词准确精当、鲜明生动、富于变化,增添文章的文采。

“春风又绿江南岸”,“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前峰月照半江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都是古人锤炼词语的典范,是值得认真学习的。“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作者用一个“排”字生动地显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而又急于炫耀富裕的神情,也表现了其诚实迂腐的性格。

抒情性较强或抽象说理的文章,在用语上不可一览无余、过于平淡无味,要把直白的表达、抽象的说教转化为具体、形象、含蓄的语言,使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意蕴更丰厚。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使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这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在对比中揭示了“感情”的两重性。

“当荆轲的短剑刺向秦王的时候,当屈原纵身跳入滔滔江水的时候,当司马迁忍辱著书的时候,他们的人生出现了转折。”这段文字用三位历史人物的命运变化,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人生的转折。

    新是作文的生命,是美的灵魂,语言新才能产生魅力效应。语言不是静止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产生新词,你可以采撷新词新义,为文章增添时代气息。

4、灵活善变选句式

写作时要善于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恰当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使语言抑扬有致、波澜起伏。首先要把握有关句式的特点和作用: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散句活泼自然、富于变化,文言语句含蓄典雅,口头用语简练泼辣,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对偶句铿锵凝练,反复句余韵悠然,排比句气势磅礴,反问句加重强调,比喻句形象生动……文章中能综合运用多种句式,语言就会大放异彩。写作时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灵活搭配,错落有致,节奏变化,语言的韵律美自然生成。《阿旁宫赋》、《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赤壁赋》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当然,句式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写作的实际需要,切不可单纯去追求句式的变化,那样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5、巧用修辞增文采

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文学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运用比喻,生动鲜明;运用比拟,形象逼真;运用排比,气势贯通;运用对偶,整齐优美;运用设问,发人深思;运用对比,形象分明……只要运用恰当,修辞方法就各有各的精彩。如:

“感动好像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感动犹如纤纤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文段中比喻、排比兼用,语言形象,色彩鲜明,极具感情色彩。如果在高考中能够有一颗本色的心,有一颗捕捉自然的美丽的心灵,善用各种修辞手法,我们相信,一切美的事物都会在学生笔下汩汩流出。

  6、旁征博引显底蕴  

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文章必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就连说惟陈言之务去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窥陈编以盗窃。北宋江西诗社宗派的开创人黄庭坚说得也明白: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引用名言警句作为文章的题记或开头或结尾,使之或统摄全篇,或揭示深化主旨,让那些久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镶嵌在作文当中,定能增加文章思想的内涵和语言的文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引用诗词,可以使你的文章典雅厚重;引用名言警句,可以使你的文章警策深刻。如: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丘迟会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学生如果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将是增强文章底蕴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通过整句的形式来运用,那更能锦上添花。

7、蕴含哲理显睿智

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小说,富有哲理味的语言都是对文章品位的提升。比如下面的句子:

“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

“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一个碌碌无为的浅薄者是没有欣赏可言的,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就是平庸之辈,就要在欣赏别人的同时,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烘炉之中,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争,把孤僻挥洒成壮观,把委屈升华成冷峻,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摔打成练达。”

蕴含哲理的语言是作者思想的精华,这样的语言是“言已尽而意无穷”,往往能引起读者的领悟和思考,同时也能显出你的思维深度。

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一定要引导他们多读、多思、多写,以此来引导他们自觉、持久地锤炼语言、丰富素材积累。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广泛汲取、积蓄能量的过程,它有助于学生不断地丰富素材的积累;思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去芜存精、提高升华的过程,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推敲字词、合理选用素材的良好习惯;写的过程更是一个化学为用、磨炼成型的过程,它有助于学生善于最合理、最充分地展示自身的语言素质。精心炼语言,妙手写华章,语言表达水平提高了,素材选用轻松自如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完全有可能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这样的文章,才更容易博取评卷老师的青睐。

总而言之,在亟需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学生个性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语言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会学生“精心炼语言,妙手写华章”,以更适应新课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