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李英华:突破“了无生趣的囚牢”——浅论课文学习的转换

作者:李英华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突破“了无生趣的囚牢”

——浅论课文学习的转换

钦州二中语文组 李英华

 

【内容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从内容和形式对课堂学习进行改革,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文紧扣高中语文教材,从探幽发微、自主研究、对比阅读、知人论世、以点带面、文体转换等方面阐述非常规操作的课文学习的转换,用以改善单调沉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教学中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文学习 转换  内容和形式  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脚步声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身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教学的观念,建立新型的教学课堂,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传统语文课是老师一成不变的讲解课文,学生单向被动的接受,内容方式单调呆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严重制约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新课改要求我们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探讨一下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几种做法,希望能从传统讲读课中摸索出更多的非常规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语文的课堂异彩纷呈,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1、探幽发微 

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掘课文中不被人发现或重视的和细致微小的地方,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提高写生的语文意识,使学生走向成熟走向理性。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是古典文学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授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两篇课文的背诵要求前后有很大改变,原来是前者要求背诵全文,后者要求背诵其中两段,后来改成前者不用背诵,后者背诵全文,你赞成编者这一改动吗? 你认为编者做出这一改变的理由是什么?②《游褒禅山记》的感慨与王安石推行改革的精神有关联吗?如果有关联,那是什么样的关系?③《石钟山记》中腾挪变化不拘一格,试就文中的声音描写谈谈这一特点。④你认同《石钟山记》中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理由的解释吗?请阐释一下你的看法。

让学生寻找文中可争论的地方,发现文中不常被人注意的问题,关注文中细微之处,这些做法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教材课文后安排的“练习”在新教材课文后改为“研讨与练习”的目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增强课文的研讨性和交流性,突出新课标的要求。

探幽发微教学所探讨的问题一般都由老师来提出,这种学习形式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问题必须新颖,较独特,有争辩的价值,要能把学生吸引住,如果所提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这种教学的形式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而所提的问题一定要慎重思考,反复比较斟酌以后才能敲定。

2、自主研究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是现代很常见的提法,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这里指的是在课文学习中以提问的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排疑解难中进入文本的授课形式。这种教学方法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实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⑴的目标要求。当今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采用这种自主研究的课型让学生学习课文。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篇幅比较长,内容丰富,如果由老师一个人讲解会吃力不讨好,我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预习后,我和学生一起共同确定要解决的八个问题:①给文中生字词注音注释 ②讲解有关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知识 ③画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 ④分析王熙风、贾宝玉、林黛玉三人的外貌特点和内在性格 ⑤概括贾母、王熙凤、贾宝玉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  ⑥谈谈贾府的布局和陈设的特点 ⑦解释文中的诗句 ⑧大概画出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然后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去完成,各小组又先讨论后汇集意见,最后派代表发言。

“探幽发微”与“自主研究”有相通之处,都是以提问题的形式来推动学生阅读思考,但两者关注问题的角度又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从刁从奇从新的问题入手,而后者从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去全面展开,要求学生有更强的独立性与合作性。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我们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的能力,但不可忽略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讨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跟进,密切关注学生每一步的学习进展,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同时不要忽略了语文学科必要的知识传授,不要让学生放任自由,漫无目的,学而无所获。

以上两点侧重教学手段的形式转换,下面侧重从教学的内容来谈语文课文学习的四点转换。

3、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学习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对比的篇目可以是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可以是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亦可以是同一流派(著作)不同内容的,对比对象可以是作品、作家、手法等等,没有绝对的限制,主要是找准可比点,明确阅读材料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下举三个例子作为解释。

 

篇目

体例

创作时期

感情基调

写作手法

《登高》

 

 

 

 

《望岳》

 

 

 

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可引入他的《望岳》相比较,通过对比作者不同时期的两篇登高望远之作,可使学生触摸到安史之乱给杜甫身心刻下的印痕,了解了杜甫青年时期曾有过的豪迈,晚年的孤苦多病和无边无际滚滚而来的国愁家恨,了解了他绝句和律诗工整的对仗,他在情景交融与直抒胸臆间的自如行走,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丰满可感的杜甫形象,推动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

 

篇目

态 度

结 果

主题思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召公谏厉王弭谤》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出处不同,但都是与谏言有关的名篇,齐王与厉王,“纳谏”或“止谤”决定了他们强国亡国的不同命运,这两篇文章从正反两个角度应证了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史铁生

海伦•凯勒

代表作品

《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品内容

 

 

作品手法

 

 

生活态度

 

史铁生和海伦•凯勒虽然不是同一国家同一时代的作家,但他们有相同的遭遇,有相似的生命硬度,学习他们的作品会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史铁生的作品有着对生与死的深度思考和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在叙议之中常常融入象征性的景物描写;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描述了拥有光明的三天美好生活,主要通过设想,借助细节描写来展现。

 

实施比较阅读前,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仔细选择和反复研读对比的材料;对比不苛求全面、繁杂,检查阅读结果的方式一般用表格的形式,也可以用文章的形式,要看时间多少、学生水平来灵活决定。

4、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其中的“世”指“人世”或“时世”)后人由此得出一种学习研究的方法,指的是了解作家其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就能更好地学习他作品的读书方法。

这种学习形式对诗歌鉴赏非常有帮助,例如,如果我们了解李清照的家庭背景、身世经历、婚姻情感等,了解了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相关重大事件、历史掌故等,就能较轻松地学习理解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等作品。比如:知道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门当户对,兴趣相投,婚后恩爱有加,就不难理解赵明诚出外游学,李清照想象着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的美好情景,就能准确把握“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之情。知道李清照有着从一个官小姐的闲适到颠沛流离、孤独凄惨的沧桑巨变经历,知道北宋灭亡,南宋王朝蛰居杭州,国破家亡,使她的诗作具有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就不难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情怀。知道她晚年沦落他乡、丈夫病亡而又国土沦丧,就不难理解她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连下七组迭字所包含的恍惚、寂寞、悲伤的三层递进的意境。

如此大的容量,需要教师课前印发相关资料发给学生阅读,或者布置学生到网上搜寻了解相关的内容,如果都堆到课堂上就来不及了。当然在推介学生了解相关作家、作品、流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针对性,要紧扣课文学习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就重点了解李白在长安的具体经历,不一定了解他的一生,就便于学生掌握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和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事、知人论诗”对诗歌鉴赏大有裨益,但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做足课前准备,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5、以点带面

即由一篇作品拓展到相关作品,由一个作家延伸到其他作家的授课形式。比如在学习先秦诸子散文这一单元时,笔者预先布置学生去接触儒家、道家、法家中某一代表人物的故事,并摘录相关名言观点,课文学习结束后,专门开辟一节课给学生讲述他们的课外所得,这是一种课文的延伸学习,同学们兴趣盎然,在课堂上互相比试看谁的积淀更多,谁的看法更值得一听。课后,有些学生意犹未尽,缠住笔者继续闲聊:“老师,我觉得《论语》文字少而文意深,我最喜欢‘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一句。”“老师,韩非子真好玩,他不叫伯乐叫他识千里马,而叫伯乐教会他如何辨认劣马。”“老师,鬼谷子真能造大碗,孙膑和庞涓都是他的学生。”……这些就反映了学生的知识并不局限在课文之中,而能够有效地吸取课本以外的知识养料。

阅读与课文相关作品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它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历史,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建立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6、文体转换

这种形式就是写、演并评课本剧,这对学生来说是个综合性的学习训练。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成剧本,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可以磨练学生的笔头;表演剧本,使学生胆量、演技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使有表演特长的学生获得展现的机会;对以上两个环节的评论,能够提升学生评判事物的能力,激发更多的学生唤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总之,无论哪一个环节,这三个步骤都能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单元后,同学们在评论课本剧表演的课堂上纷纷抢先发表看法:

“勾践演得畏畏缩缩,不像一个能东山再起的君王。”

“从触龙缓缓走向太后的细节看得出表演的同学很下功夫,这个环节的设计紧扣课文,生动地反映了触龙的老谋深算。”

“烛之武的道具不好,拿本现代书很别扭,应该托着一卷轴恭恭敬敬地(肢体演示)走向秦王。”

“我觉得《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场景设计很合理……”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课本剧为他们开创了语文学习的新天地,而课堂焕发出的生命活力,对他们的智能、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的发展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采用这种教学的手段,要早计划早落实,开学初就分配好任务,确定好表演和评论的时间;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保留原意,尽可能维护课文的风格原貌,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课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千姿百态,除以上几个方面的尝试之外,还可引进影视、时事热点施行教学,比如学习《我的呼吁》之前,课外先放记录片《海豚湾》给学生看,课堂上就可以结合日本人极端武力滥杀鲸鱼的行为来切实感受课文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观”的重要性;学习《秋水》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利用白板投放古汉语词语的选择题来检测夯实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学习《六国论》可以以背诵竞赛的形式来推动学生熟悉课文……总之,语文教师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根据实情转换出各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教学中,教师会常常听到学生 “写试卷写到心寒”“教学进度太快我们无法理解” 的心声,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也常常受到时间的限制,但问题的关键是观念的改变,无论如何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当然我们更期盼名目繁多的考试、测验少些,还语文课堂一个干干净净的模样。

在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风景极佳的大路,大路上有这样一条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说:“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⑵语文课本的世界也是一个“丰富华丽的世界”,教师应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缓缓穿行,慢慢欣赏,而不是一味直奔练习答案,教师应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不断探索,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否则语文课本就会变成“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语文课堂就会变成狼籍一片的战场。

 

参考文献

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⑵《朱光潜美学文选 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