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庞椅文:美妙的前奏——对高中语文课前演讲的探索

作者:庞椅文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美妙的前奏

——对高中语文课前演讲的探索

广西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庞椅文

 

【内容摘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种非常好的口语锻炼方式,也是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每节课前三到五分钟时间的演讲,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证明,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全面评价学生,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前;演讲

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方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在提出语文能力的新要求中突出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而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已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的教育思想。面对当今社会信息发展迅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活跃。开放发展的未来社会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突破口语表达的障碍,唯一的途径是多听、多说。但在一段时间里,学校较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能力的培养而轻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支支吾吾,语无伦次;平时同学间交谈,颠三倒四,让人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可知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造成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差的情况。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对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呢?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其阶段性和针对性特点,如果应用得当,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我认为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口语锻炼方式。

这是指在每节课前用三到五分钟时间,通过演讲的形式探索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探索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建立新型的师生双边关系在师生双边关系问题上,我们曾经有过教师主宰一切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曾经有过且现在正被提倡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呈几何级递增、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这些模式日益显露其局限性。“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古训在今天显得尤为灵验。因此,在教学中探索以大纲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成了课堂三分钟演讲的指导思想之一。

()寓教于乐,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教和学,本来无所谓苦乐。只是现在教什么和怎样教,学什么和怎样学,不是自己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教者与学者长时间处在一种被动状态,不免身心疲惫,终致厌倦。其实,教和学完全可以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寓教于乐是千百年来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在社会各界提出质疑、语文教学出现危机的今天,我们着实有必要在寓教于乐、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方面探索一番。

()竞争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都有求异求新的欲望,而年青人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及至把这一模式推及整个课堂教学,正是利用了高中生这一心理特点。

二、操作要点

这个舞台,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能够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能够给学生多一个交流的渠道。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之余,暂时忘却应试的烦恼,谈论一些生活、学习,个人、集体、国家或者国际大事。

这个舞台,能够让学生从拘谨不能言到大方能言善道,从一个胆小的人变成一个能上台而不心慌的人,从结结巴巴的表达到流利顺畅的表现。在竞争日趋激烈,更强调推销自我的年代,从中学就给孩子一个舞台一个空间,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这无疑能够让学生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前演讲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

然而,我很忧心地看到,目前很多学校因为迫于教学进度,迫于从高一开始的月考的压力,不敢放手给学生哪怕5分钟的时间,教师却霸占整个课堂,给学生灌输的是什么呢?说句不敬的话,基本上都是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毫无益处的垃圾知识。

下面来说说我们学校开展的课前演讲,在这里只能简单介绍。

两年时间,难度上要体现梯度,要求要提高。

第一轮:高一的话题是介绍一本你喜欢的书(电影)。配合高一的课外阅读计划进行。其中的意义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

第二轮:高二上学期。话题由学生出,老师对学生写的话题进行筛选,然后确定其中有意义的话题,裁成字条。然后在课堂上让轮到的学生上来抓阄,准备在下一节课进行演讲,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这比第一轮的难度大了,但学生的兴趣也更大,觉得有挑战。课前演讲由学生主持,主持人必须有正式的主持人语,演讲者讲完,必须邀请一位同学来点评,点评内容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演讲者演讲的评价,二是自己对该话题的思考和看法。进行完毕,主持人简单总结。老师可评价也可不评价。时间每次大约需要8分钟。

第三轮:高二下学期。老师在课间出话题,学生准备几分钟时间,立即演讲。这是最高难度。因为最具挑战性,所以也很受学生欢迎。

三、由演讲引发的思考

()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几十年,劲费了不少,成效总不大,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是观念没有彻底更新。语文课堂讲风太盛,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一架被动接收知识的机器,毫无自主性、创造性,对语文越来越不感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是搞“填鸭式”还是让学生吃“自助餐”?是以课本为中心还是以生活为中心?是要师道尊严还是要民主平等?是要高分低能还是要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

()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语文课前演讲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反观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已不多见。原因何在?关键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生动活泼的演讲形式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毕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建立全面的、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的评价机制当前的语文教学,依然是一张试卷定终身,重结果而不重过程。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并重”的新视角,从而将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置于一种动态背景下予以全面完整的科学关照。新大纲提出的对学生的评价,则立足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调整,将有助于引导语文教育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摒除维持性和复制性学习,张扬个体最可宝贵的创造力,使其审美情趣、文化品位、道德素养和思维品格都得到和谐、健康、全面的升华,形成一种无愧于承担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使命的人格体系。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证明,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加全面评价学生,更加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雍广林.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考试周刊 , 2011, (83)

[4]郝春生.语文教学综合训练的有效途径——讲课前十分钟谈天说地活动. 黑龙江牧校校刊1996, (01)

[5]孙在美.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