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苏观凤:高一新生数学学习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作者:苏观凤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摘要] 从高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分析部分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一   数学学习   问题   方法

[正文]

教学活动是个系统状态的更换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一个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成绩往往先是平平继而急转直下,从而落伍,很难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这些学生情绪低落,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反感,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己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很多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的一开始觉得不适应的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比如上课记笔记,不能都记也不能不记,笔记应该记老师说的知识网络、疑问解析、补充题目以及解题技巧;做作业也有方法问题,不能太抓紧时间,一下课就赶紧做,而是要在复习了所学知识和熟悉例题后再做,而且做的时候不能翻书,把做题当成是一次考试。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2、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 

高一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初中数学教材有一个落差很大的台阶,知识内容和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一第一册(上、下)讲的集合与简单逻辑、函数、三角、数列、向量,集中了集合、映射、函数、反函数、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数列、等差、等比数列、三角函数、三角公式、向量等,约有概念、法则、性质、符号、公式一百多个,如此众多的概念、定理、符号要全部理解和记忆,确实是件难事。而数学的推导、证明经常要用到概念及性质,数学语言的抽象程度也发生了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和运用它们,并能成为自己的技能,就比较困难了。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

3、教学方法上的变化 

高、初中教材教法上有差别,而且高中的新内容中,有些是初中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广(如角的概念的推广、三角函数的定义等)。比如,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总把角的正弦认为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对边比斜边,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往往阻碍了他们进一步掌握新知识。初中阶段对一些重要知识点教材讲得面面俱到,往往反复多次,用较长时间让学生掌握。而到了高中,教材内容抽象性强,:单调递增函数,讲过概念后可能举个别例子而不可能给出很多例子去作说明,有时一堂课要讲好几个概念(单调函数,递增函数,递减函数,常函数,跳跃函数等)学生不习惯于类比、归纳,自然难以接受。初中阶段教师要求学生能模仿,较注重格式,通过反复练习,以求熟能生巧。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则要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意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更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只通过启发诱导,开拓思路,而有相当一部分任务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有的学生由于概念理解不透,思路不开阔,思维处于停滞阶段,往往出现面对一个问题无从下手的现象。花了大量的时间,学得很辛苦,学习却毫无进展,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4、学习方法上的不同 

最后,高、初中阶段学习方法上也有较大的不同。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他们习惯了初中阶段教师灌,被动地接受知识内容,机械模仿的学习方法,忽视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就会出现上课听得懂,作业做不来的现象。其关键是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够,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不能利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性质和定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与升华。

 

二、解决的办法与做法

高一学生人多是1415岁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他们好奇心强、热情活泼、各方面都要求积极向上,作为教师要顺应其特点,掌握其规律进行教学,使他们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强烈的好奇心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刻苦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在教学中,针对以上特点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加强学习数学课目的教育,克服自制力不强的弱点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学习基础和学习目的两方面所决定的,所以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对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一学生的可塑性强,自尊心也强,只要引导得法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的第一堂数学课就有意识地介绍了数学课的学习特点,尤其是初、高中数学课学习的差异,强调数学作为基础课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快,高科技发展迅速,学生要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刻苦学习数学;同时也指出数学尤其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困难,要搞好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就要刻苦努力、发奋学习,尤其克服自制力不强的弱点。

2、指导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能否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中生、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形成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高中教学的新要求。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从学生进校第一节课起,就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总体上提出“上课要求”和“做作业的要求”,具体指导学生怎样上好课?怎样做作业?怎样预习、复习?怎样归纳?怎样看书?怎样看待测试?尤其对一些成绩不稳定的学生,更要积极引导,耐心教育,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因此,在数学测试和评估中注意评估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而不是仅由分数的高低来评估学生成绩的好差,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在学生遭遇挫折后要引导他们正确归因,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个别指导,并给予鼓励。加强意志控制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适应心理和生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每节课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讲清难点,抓住关键,枝节轻拍轻去,点到为止。概念的引入可低起点,小步子讲解,给学生以思考空间,留给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讨论、多练习,而不能过多过快, 过于抽象。其次,概括直观性要强,尽可能采用实物实例、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构建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性质的推导、定理的证明等,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当学生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用数学交流思想的能力才会发展。

4、优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不同内容应采用不同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函数、三角、向量等概念时,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方法,对初中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广。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该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采用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达到温故知新,实现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又如在讲授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注重启发、诱导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研读教材,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再运用概念去解题。同时注重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多思考生活中、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如教育储蓄、购房贷款等),互相提出问题,共同研究,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它们,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数学课教学质量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对高中的数学课学习有了初步的正确认识,也基本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地适应了高中的数学课学习。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对同一问题不满足课本上或老师的解法,尽可能去找其他的解法;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这一切为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开了好头,为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由此可见,针对高一学生特点进行数学课教学是提高整个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