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梁月英:在生物教学中要乐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作者:梁月英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在生物教学中要乐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段

梁月英(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535000

摘要: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得求知欲是提高科学素质得前提。因此,生物教师的首要责任就在于,激发学生得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获得能力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科学素质的关键。在这里,笔者提出高中生物教学过程的一些个案为例子,与大家一起探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如何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渗透素质教育。

关键词:生态系统的结构 多媒体 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多,分布散,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构建起一定的知识网络才能很好的进行记忆,单调的教学方式是不会引起学生对对生物的学习的欲望的,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乐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我认为,在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探讨。

一、 形式新颖的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生物》第七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以往的教学容易采用平铺直叙的导入方式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一个生态系统由那些结构组成。”这种导入方式最为频繁地应用于教学中,却是最平淡、最让学生感觉乏味的方式,他们不知道学习这部分内容有什么用,也不能产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愿望和兴趣。

笔者在引入新课时,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装置1,让学生判断装置1是一个生物群落还是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是生态系统,又属于哪一种类型。学生的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纷纷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讨论,得出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属于池塘生态系统。然后,让学生回答装置1中有那些生物和非生物成分,这样,就很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这些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又怎样形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呢?好,就让我们来研究和分析这个池塘生态系统,共同来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个简单的装置,就能够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整个讲课过程中还起了实物示范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在讲课的最后,教师给装置1加了一个密封的盖子如装置2,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装置2里的生物是否还能够存活。这样,在下一节课讲到“生态系统的功能”时,有学生就认为装置2里的生物会因缺氧而无法存活下去,有学生又通过自己制作的装置2证明了装置2里的生物能够存活下去,这样,学生的原先看法和实验结果相互矛盾,就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学习。

装置12的一出现,学生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思路,使他们按照教师的设计去思维、去探讨、去学习,最后走到“知识的仓库”,并获得收获。在每节课是开始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教学用具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有可能使整节课的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现代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是自学能力、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更注重知识信息的实用性和信息传递的高效性,以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是教学思维往往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辅助才能完成。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和普及已成为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否有利于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教育素质化。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好后,如何运用也是一个关键,用得恰当,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功效,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育素质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讲到生态系的结构这一课时,笔者还实用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帮助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讲到消费者等级时,用一个大鱼吃小鱼的简单动画,简单明了的给学生阐述了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植物生长、鱼吃植物、鱼死后被微生物分解、分解物质通过土壤被植物重吸收利用于生长的简单动画,帮助学生简单明了地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也是一个教学的重难点,笔者在课件中一个一个地演示食物链的各种生物,阐明了营养级的概念,一条一条地演示食物链,把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简单化、明朗化,使学生既形象又直观地掌握了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3]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学习内容的特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对学习的愉快情感的体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或是绘声绘色,或是用诗歌故事,或是实物展示,或是幻灯辅助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难免容量小、手段单一。而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能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其合理的利用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鸟类的多样性》时,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的开始,以一幅高山瀑布的画面配合流水潺潺、百鸟争鸣的声音呈现,然后展示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四、改进信息的转换方式,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生物学知识,有的抽象性强,有的时空跨度大,对此学生不能直接感知。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这些信息通过转换变成光、电、磁等信号,并以一种直观的形式,使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4] 例如:在教学《开花和结果》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开花至结果的整个过程,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一过程复杂而漫长,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呈现这一画面。教学中教师先应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花的结构、传粉、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图片,再播放桃花变成果实的动画,配以教师讲解,学生很好地弄清开花至结果的全部过程。多种感观的刺激使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从而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五、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利于开展“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的科学指导,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5]而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从而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生物多样性及保护”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课件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建立起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生物学知识体系;然后围绕学习主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人协作,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接着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总结,教师再作总的评价,进行理论升华;最后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针对及时反馈的信息,查漏补缺。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大胆参与、积极思考,大脑思维高度活跃,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的方法得以解决。

六、巧用多媒体解决实验难题

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到学校设备、场地、实验材料等条件的制约有些实验不能完成,或有些实验操作时间长、步骤繁琐,效果不明显。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则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用显微镜对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实验,老师在讲台上做示范,把多媒体与显微镜演示组合,把观察物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做实验就会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再如“质壁分裂离与复原”实验,通过观看课件,形象的动画将整个过程尽收眼底,比单纯的观看显微镜效果要好得多。显然,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微观的内容宏观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生物实验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大大提高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立新,张丽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8月第一版第2页。

[2] 何克抗,《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3]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一版,第144页。

[4] 张立新,张丽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8月第一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