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就好——全国十届书法国展走笔
人逢喜事加上谈笑有鸿儒,转眼就到了展览的现场,下车一瞧,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已将展馆团团围住,开幕式现场人头攒动,翘首以盼。8点正,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张思卿宣布作品展开幕,自治区主席马飚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说,这是广西文学艺术界特别是书法界的一大盛事。礼毕,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纷纷涌向展厅一睹为快,厅内翰墨飘香,闪光灯交织,观众们带着喜悦,带着笑容,分享着书坛的嘉年华。
书法国展被称为书法届的奥林匹克,是全国最高级别的综合性书法展览,每四年举办一届。从现场分发的资料看到,本届国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分设广西、上海两大展区,广西展区展出行书、篆书、篆刻和刻字作品,上海展出楷书、草书和隶书作品。两大展区共收到了5万多件投稿作品,其中,广西展区收到20996件参赛作品,有400件作品入展,优秀作品30件,优秀提名作品38件。广西作为东道主大力宣传组织,使投稿数量和获奖入展数都是历届最多的,也取得了历史最好的成绩。
从这些数据看出,书法这门古老国粹的群众基础,显示出书法热多年来的持续升温之势。从参展的结构来看,大批“老国手”依然宝刀不老高标独立,中青年作者则排出了神龙不见尾的方阵占据书坛主流。更令笔者感动的是,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小孩饶有兴趣前来“围观”,呵呵,有人气才是好事,尽管小孩子也只是进来玩一玩,乐一乐,起码也有了一个感性的印象,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已经足够,给人后继有人的欣慰,也让我们为这门古老的国粹庆幸。
本届国展以“高度、品味、创新、和谐”为主题引领书坛又一盛事,同日在南宁还举办了第十届国展论坛以及千人书法表演活动。为了共同爱好,全国各地的书法界人士和书法爱好者纷至沓来,真可谓好戏连台,热闹非凡。在这里,书法是共同的话题,很多人再会了多年未见书坛老友,当然寒暄“三句不离本行”;不少平时只能在各种传媒里见到的书画大碗,在这里也露出庐山真容,笔者一不小心就与刚下电梯的陈振濂擦身而过。众人争相上前,与心仪的偶像握手寒暄、请益讨教、合影留念,赵长青、言恭达、陈振濂被围得水泄不通,现场工作人员竭力护驾众位嘉宾才得以“突围”。到了中午,展厅依然热力不减,很多人草草吃了一点东西就继续战斗,人们在展厅的每一个角落流连忘返,细细回味这芳香四溢的文化大餐。
作为一个书法门外汉,笔者也只是凑凑热闹。纵观整个展品,个人主要有三方面的感触:一个是展品风格基本出自己二王《雁塔圣教集序》兼以米芾、何绍基的书风,其它也就是明末清初的大草,王铎、王宠、徐渭、祝枝山一路的草书继续领跑;给我感觉最深的是展品形式丰富,带有明显的设计美学、制作的分额,看得出作者花了大量的功夫;第三个就是实力说话,尽管人们对本次展览有不同的观点,但获奖入展作者没有三几下功夫是拿不下来的,更逃不出观众挑剔的眼光,那些平时只卖力于吆喝宣传的“票友”真的难以蒙混过关。很多作者即使搞了一些新趣味新探索的东西也不忘在作品的角落处留出一块空白,补上或多或少的小楷说明功夫,因为这个根本搞不了假动作的。可以说,作品总体上把传统继承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创作出了形式丰富、取法高古,各具风貌的书法精品,既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表现了多彩的时代追求。篆隶多以尊崇古法、力求新意,行草书则激扬书写、张扬个性,都反映出当代书家在继承中创新的艺术思想指导下的艺术探索,反映当代中国书坛的整体创作水平。
我们还注意到,随着文化的复兴,书法展品本身日益受到重视,书写内容是否健康,文字是否有“硬伤”,诗词出处是否有误,越来越受到重视,评委这个导向也让作者不敢应付了事。如我们一路同行的书友在探讨用干支纪年落款的问题、对联的平仄与现代语境问题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书于辛卯孟冬”与“书于辛卯年孟冬”里面这个“年”字是否必需我们就各抒已见,为了某一个观点,大家往往要引经据典,翻箱倒柜,相信这种氛围也有利于引导人们对经典文化的重视,符合时代的诉求,吸引更多的人重视古典文化,为国学加温。
笔墨当随时代,今人热闹,国粹升温,为暖冬吹来更多的心灵烫贴,为书坛鼓劲,为文化喝彩,让每我们一路看好。
(本文发表于2011年6月《北部湾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