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理·练·析·联——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谈

作者:黄家宽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1日
点击次数:

理·练·析·联——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谈

                   钦州二中历史组黄家宽

近年来高考经历了“3+2”模式、“3+文综”、“3+大综合”以及“3+大综合+1”等模式。高考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探索更加有利于高校鉴别和选拔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优秀学生的途径和方法,综合科目考试有利于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选拔。面对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高三历史教学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便是每位历史教师必须思考且无法回避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高三教学,我觉得在复习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理·练·析·联。或许没有新意,但我认为很有效。 

 一、理 

     无论高考如何改革,基础知识永远是考查的重点。复习中应帮助学生认真细致地梳理知识点,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编织知识网络,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这些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和导向。综合考试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夯实科内基础,扎扎实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才有可能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复习中我们要始终依托课本和考纲,全面系统落实知识点,逐章逐节,先由学生自己列出提纲和知识点,然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指导,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二、练 

     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适量的练习是必要的。通过练习查漏补缺,巩固已学知识。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学会归纳总结,掌握方法,形成对某一问题某一知识整体而系统的认识。这类题在高考试卷尤其是综合卷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仅翻看2001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便不难发现这一点,如中国教育问题,下设5个小问题(1317),考查自宋代到近现代以来的教育发展情况及其成就,着重考查学生对某一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再如改革与思想题(1822题),时间跨度大,从战国到改革开放;内容也较多,包含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真理标准”讨论,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历次重大社会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实质,具备辨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复习中这些素质和能力只有通过认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提高。 

 三、析 

     无论高考如何改革,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准确全面的掌握理解运用依然是考查的重头戏,这已成不争事实。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和组织者教师教师必须就学生难理解、难掌握而考试又很可能涉及到的重点、难点概念、历史现象要尽可能地分析透彻、解释清楚,教会学生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留任何疑点、难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极务实地备考。 

四、联 

    综合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它首先应该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因此,我认为在复习中应做到:首先,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学科内综合是跨学科综合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发展综合能力的基础。在复习世界史时要注意与中国史联系比较,在复习中国史时要学会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去分析、解释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这样才能完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其次,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要善于从政治、地理等多角度去思考分析,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主动与政治、地理等科任老师密切联系,共同探讨。同时历史教师要抽出时间加强学习政、地等学科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高综合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综合素质的学生。 

另外,复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尤其对当今社会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如农业、环保、教育、思想、改革等问题要给予充分关注,要试图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是高考命题的导向所在。 

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短期所能奏效。只有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综合,才有可能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提高综合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驾驭不断变化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