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改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作者:庞子权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改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庞子权

(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陶行知在二十世纪初率先提出了创造教育理论和方法,与化学新课改提倡的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笔者通过对其创造教育思想的学习,并于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实践,得出了对新课改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创造教育思想;新课改;化学教学;六解放

一 、问题的提出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社会,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国家教育部指导进行了新一轮教育改革。教育部在 2003 4 月颁布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实现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率先提出了创造教育理论和方法。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简述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出,有胆量创造、有胆量开辟,培养出真善美的活人的教师是第一流的人物,是成功的教师。如他在《创造宣言》一文中,对创造的目标和机遇作了更为系统地论述:“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从陶行知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陶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在不断的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勤于思考教育现象,勇于探索教学规律,大胆尝试教育改革,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另外,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扼杀儿童生活力与创造力的弊端,在《创造的儿童教育》提出,从解放儿童的头脑、眼、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六个方面的“六解放”,来解放儿童的创造能力

此外,陶行知还提出了一些创造教学观,鼓励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去教会学生学。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与陶行知提出的以教师勇于开拓创新为前提,以努力解放和培养儿童创造力为中心的创造教育理论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相通的。因此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化学课堂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三、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改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发现、结构、性质、用途的自然科学,因此化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化学课堂中践行陶行知“六大解放”的主张。

1.引导设计,让学生能想象和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个性。

解放学生的头脑。“把儿童的头脑从成见、迷信、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要教会学生“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惟独从头脑中解放出来的创造力”,才能大胆地思索创造。

案例1:在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1.2《蒸馏和萃取》用海水制蒸馏水的内容时,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渔船漂游在海上,与外界失去联系,没水喝的煎熬,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设计用海水制作蒸馏水的实验。引导学生从“如何使水变成水蒸气?如何使水蒸气冷凝收集?”等方面思考,设计制备蒸馏水的装置。

2.自主探究,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解放学生的双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本上有的实验应尽量做,能给学生自己动手做的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参与实验或自己完成实验。

案例2在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2.3《物质的量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内容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学习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意义,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初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操作步骤,接着引入容量瓶的用途及其注意事项,让学生设计实验自己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开拓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体验化学的学科价值。

解放学生的眼睛。生产生活方方面面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生活中观察丰富的有关化学的情景。我们在教学是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教会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化学。

案例3在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1.2《过滤蒸发》的粗盐提纯内容时,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材料或去参观制盐厂,自己设计一个“粗盐制精盐”的工业流程图。

4.合作交流,给学生发问和表达见解,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解放学生的嘴。现在的学生处于青春发展的高峰期,对事物自己有一定的见解,我们应该给机会他们交流和讨论,并允许他们大胆地讲,大胆地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案例4在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1《物质的分类》时,让学生扮演超市的管理层,讨论超市的整体物品摆放规则,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更好的理解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5.创新作业,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

    解放学生的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知识都要考虑它的使用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作业,又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并感受到知识的实用价值的作业。

案例5布置一些比较新颖,对学习有意义,并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计算每天喝的水分子数目,带的银首饰的银原子数目,用的盘的铁原子数目;让学生写有关分类的调查小报告;学了化学物质的分类后,让学生制作化学词典的目录或索引;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元素周期表等等。

6.精选习题,给学生充足自我发挥的时间,增强学习主动性。

解放学生的时间。现在虽然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还是很多作业。为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对课时内容的相关练习,进行筛选。简单重复,偏难偏繁,不突出重点的练习都删去不要求做。

()深入挖掘教材素材和生活素材,精心设计教学,从“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教”。

陶先生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最容易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系统的知识点入手,整合教材的内容和顺序,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案例6在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2.2《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通过比较三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方式和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整合三版本教材的知识去教授相关知识。从引导学生建立溶液中的微观粒子观出发,让学生先清楚的分析出一种溶质中存在什么粒子,把相应的电离方程式写出来,再思考这些粒子在溶液中会发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然后把发生相互作用的粒子的关系表示出来,从而写出离子方程式。

(三)重视化学观念和化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

陶先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不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化学的知识点零散,学习的物质种类繁多,科学家们在长期的研究中,总结了很多有规律性的化学观念和思维方法,对学习化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和学会一些重要的化学观念、化学思维方法。

案例7在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1《物质的分类》时,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分类的观点,认识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类别中某物质和相似物质的性质,总结类别通性,从而根据物质的类别通性去预测一些我们没有学过的物质的性质。

三、结语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改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在进入新课改的一个月中,笔者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对化学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也能提出一些非常新颖的、有建设性的问题和见解。在课后布置的创新作业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设计。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一点参考,本论文仅仅是笔者在实践探索中初步收获与思考,诸多观点仍有待验证。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华文现版社,2001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陈列.新课改背景下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