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钦州市二中于1974年秋诞生,至今仅三十多岁,时间虽短,却走过一段不平凡的路程,干出了一番事业。
1974年,“四人帮”还在横行,学校深受其害。74—76年,,重视开门办学,学校重视学工学农;轻视文化教学,轻视教学研究,轻视教学质量。1976年“四人帮”倒台;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1979年钦州二中被定为县级重点中学,喜事纷至沓来。
钦州二中被定为重点中学后,马上从各地调入近二十名的的教师精英。从此,学校生机勃勃,有声有色。苦于校址位于城郊,难于发挥重点中学的优势,县教育局决定于1981年秋把二中校址与四中校址调换,迁到北府庙南边、一桥东北面原四中校园,迁校后又调入一批教师精英,如物理大王余鸿基等,学生也择优录取。由于教学有方,学习有法,八十年代二中高考捷报频传,黄登胜、何明沁先后荣获广西文理科、外语类状元。学生黄民信从1982年起,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初中、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一等奖。学校规模也迅速壮大,1974年全校仅有12个班,学生653人,教师25人。到1994年,班级、学生和教师等数量都翻了几番。
钦州二中成立三十多年,战绩辉煌。这些历史不能忘记。学校领导深深感到:灿烂的校史对后来师生将会起激励斗志,发扬光荣传统的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多次敦促老协二中分会,趁开校元老还健在,由老协牵头,撰写校史。经过几年的酝酿,在二OO八年一月,成立了编写小组,拉开了编写校史的序幕。编写小组以尊重事实为宗旨,以时序为经轴,以史实为纬线,按时间把校史分为三大部分,文字力求朴实明快,配以图表说明,可谓图文并茂。编写人员,历时两年余,终于编成前期校史。
编写小组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许多单位和名人的协助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校史编写小组组长 黄 星
二O一O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二次打印:2010、7、5
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校史
(1974年——1994年)
杨 树
一、创建过程及社会背景
钦州市二中创建于1974年。当年的九月一日,数百师生曾举行了隆重的新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正式挂牌,名为钦州县第二中学。
二中的校址、地处距钦州城中心约四公里的钦防公路北侧,东邻地区林科所,与地区师范学校(即今之钦州学院)隔公路相望。校园面积约百亩,地貌基本上是些疏林杂草、高低不平的小山坡,原是钦州县中学的傍钦分校。学农基地,开办于1972年。1973年秋季,钦州中学初中新生入学量猛增,遂把高一新生六个班固定安排在分校学习,部分教工也跟随到分校工作。
随着钦州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区仅有的一间中学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县委和政府遂决定把原钦州中学的傍钦分校独立起来,办成高级中学。原校本部是为钦州县第一中学;独立后的傍钦分校则为钦州县第二中学。其具体过程如下:
1974年8月23日,县委宣传部长林飞虎在钦州中学全体教师会议上宣布县委关于成立二中的决定。会后,由县教育局指定学校某位领导人,在本校教职工中选派往新二中的人员,报教育局审核确定。在新校的领导班子尚未正式组建的情况下,由县委决定,派原钦州中学两位革委会副主任黄翰英与钟远干负责组织新二中的成立及新学期的开学工作。至九月一日,学校即宣告钦州二中成立并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了。
可以说,钦州二中的成立,从某一角度去看,只是原钦州中学一分为二的结果,或者说是初中与高中或本部与分校脱离的产物,并无早期的周密规划和较为充分的筹备,更无复杂的论证、立项、筹款、施工、验收等运作,一切因陋就简,仓卒从事,完全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里的特殊办教育办学校做法。
事实正如此,1974年,正处于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文革”的后期,各项社会主义事业仍在极“左”路线的笼罩下,教育领域作为“十年浩劫”的重灾区,自然处于那种非常混乱的状态中。高等学校基本上瘫痪,高考已停止多年,普通中学已无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的任务,高中毕业生的去向大量是“上山下乡”;学校强调“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偏重零碎的社会实践,轻视文化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与学习。在如此的背景下,为了应对学校不多、社会需求的压力大,钦州这一面向众多农村的小城镇,在城郊办起这么一所学农条件较好的高级中学,无需巨额财政投入,无需长期复杂的准备,现成快捷,简便实用,也就十分顺理成章了。
二、校址于傍钦的初创时期
(1974——1981)
钦州二中的初创时期,又可以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为界,分作两个在办学方向和具体执行上都截然不同的阶段。以下分别叙述之。
(一)、恢复高考前的三年(74年秋至77年春)
新二中成立新学期开始一个多月之后,10月6日,经县委审批才组建了学校的领导班子,正式成立了二中的党支部和革命委员会,由新调来的苏祺同志任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黄翰英与钟运干任革委副主任,分管教学与后勤两方面的工作,无二层机构。全校教职工约50人(其中教师25人,职员11人,工人13人),大部分都是从原钦州中学分派过来的。学生除原钦州中学高一的六个班升级高二外,新学期招入了高一新生六个班,全校共12个班,总数650多人。
初创的二中,其外观与设施,就是钦州中学傍钦分校的原状,除师生人数大大增加,显得比原来拥挤而热闹外,改变并不大,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校园面积虽不算小,但显得杂乱与荒凉。地表高低不平,荒坡小山上杂长着疏树丛草。两组建筑物南北相距百来米,分别为教学与生活两区;西临水利沟,三两零星小屋为后勤用房。三个点之间由些曲折小道相连。此为大体上的外观(见附图1)
2.校舍低矮,大部分是砖瓦结构的平房。南教学区部分,西边面向公路处,是仅有的一幢两层教室楼,只十间教室;此楼北约四十米处是两列平房教室,共八间,除作教室外也作图书、阅览、仪器室使用。东边小山坡上又是一列平房,作为行政、教务、财务等的办公室。北面生活区部分,西边是两列平房为教工及家属宿舍,无厨房卫生间,仅可作卧室;东边是两列平房学生宿舍。所有师生宿舍都低矮浅窄,阴暗潮湿。
3.教学及生活设施非常简陋,处于捉襟见肘状态。除学生宿舍前面两个土篮球场外,连个集会的场地都没有。图书、仪器、音体器械极少。仅有一口小水井供饭堂烹调专用,其他大量用水完全依靠校园西边的水利沟水。缺少运输工具,进城采购困难。连劳动工具也不多,经常需要学生自带或向外单位临时借用。
4.办学经费方面,国家财政按常规拨给教职工工资和不多的办公费,此外没有更多的额外的投入,欲改善办学条件非常困难。
77年恢复高考前,虽然“四人帮”已倒台了半年多,但他们那套极“左”的东西,流弊尚存,影响广泛,而且 “拨乱”也须一段时间过程方可“反正”,因此二中成立后在办学的具体运作上,基本上仍沿着“十年文革”后期普遍的办法进行。难能可贵处是二中的全体师生,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忱,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革命和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方向,团结一致,迎着困难而上,艰苦创业,全心全意把心血和青春投入新学校的建设与办学活动中。具体办学情形归纳如下:
1、强调“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采用“请进来,带出去”的办法和“校厂(或队)挂钩”的形式,把教学伸延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曾分别与钦州电厂、大洞煤矿以及13个生产队挂钩,聘请过33位校外的工农兵教师,以级或班为单位,轮流到厂、矿、队上课。有几次较大的行动是:75年10月,高二全级300多人到康熙岭公社新平大队活动四天;76年3月开始轮流每班到钦州电厂上课一周;76年5月,高一年级全级到犀牛脚公社上课一个星期;76年6月高二全级到大寺南间水利工程的工地上课一个星期等等。此类较大的行动一般事前都经较为周密的研究,作出计划,联系好对方,决定教学内容、教师人选等然后进行。其他以班为单位到厂矿、入车间,下煤井,边学工,边劳动;到生产队与贫下中农“三同”,学习各种农业劳作,体验农民生活,也经常进行。还组织经常的军事训练,集队操步,学习射击,搞夜行军等,请解放军官兵到校指导。所有上述“开门办学”的活动,全校从领导到师生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与精力,办得坚定果断,有声有色,同时经受了各种社会实践的锻炼与考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年轻一代的成长,尽管产生过负面影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多年以后,师生回忆起这段岁月的生活,都认为印象深刻,对人生大有裨益。
2、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变荒凉的校园环境及简陋的设施。三年里,全体师生用双手和汗水完成了如下的校园建设工程(见附图2):
(1)开辟校道。主校道南起钦防公路,笔直通向北边的生活区,全长300多米,宽三四米。其他连通校内各点的小道也取直整平拓宽。
(2)劈山坡,挖出个集会的场地。教室楼与平房教室之间,原有个小山丘相隔。把小山丘劈掉,只留下个露天土舞台,作为全校集会场地。
(3)建体育场。平整平房教室与教师宿舍之间的大片高低不平的荒坡,建成一个具有400米跑道环绕的较为符合规格的足球场及田径运动场。
(4)改建土篮球场。原于学生宿舍前的两个土篮球场,常积水难用。经与黄屋屯水泥厂联系,争取其支持,由师生前往扫集该厂散落地上的零星水泥,自运返校,建成两个标准的水泥篮球场及一个排球场。
(5)建饭堂供师生用餐的大厅。利用上述修建运动场平整土地砍下来的疏林木料,建成面积约五百平方米的用餐大厅,改变了风雨天无处吃饭、或蹲屋角、躲树底、或向教室宿舍作百米冲刺的窘状。
(6)解决用水的难题。争取到地质队的支持,把原有的小水井钻深直至蓄水层,然后自力建造水塔,铺设管道,抽水引向各教学或生活区,彻底地解决了用水的困难。
所有上述工程,全靠师生艰苦的体力劳动去实施:上山采石、下河捞沙,挖泥运土,砍树刈草,在工具缺乏的情况下,背负肩挑,推拉攀爬,露天劳作,风吹日晒,成年劳动力方可承担的辛苦,竟由这些十五六岁的嫩稚身躯承担下来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建的钦州二中校园的土地上,是洒遍了这两三年来一千多师生的汗水甚至血泪的。事实上,也确曾发生过一起施工中出现的伤亡事故——75年12月在一次平整校园的劳动中,风起树倒时,两名学生躲避不及被树枝桠压伤,经及时抢救无效而死亡。他们是高一年级的男生吴多建和女生丁向前。
3.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积极种养,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校园广阔,荒坡地多的学农有利条件,发展种养事业:(1)办起一个有20多亩土地的小农场,种植多种作物,如水稻、曾进行高产栽培和品种对比的试验;75年底收稻谷6400多斤。还种植甘蔗、花生、红薯、豆类等;(2)办了个小型林场,占地5亩多,种了木菠萝、芒果、三华李等果树750多棵;也结合校园的绿化,在校道旁等处植细叶桉4000多株。(3)挖了2亩鱼塘养鱼;办了猪场养猪,76年养猪达60多头,每周杀一头,免费供师生改善生活。(4)办了蔬菜种植基地,分为十多小块,交给各班管理;收获蔬菜低价卖给饭堂,收入归各班所有,饭堂也减少了进城买菜运输不便的困难,一举两得。
4.校内教学活动方面,当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形式,课程的开设仍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农机、体育等,上课的时间仍算得上占有全部办学时间的大部分,但很容易受到上述三项内容的冲击,其在全部办学活动中的地位及受重视的程度,与“文革”前和后都是不可比较的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基本上早已停止,也无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深入备课,上完课后,也不重视复习作业,教学效果也无须测验检查,加上高中的学制早已减为两年,学生学习时间大为减少,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只能是简单粗浅的了。
从上述可见,在这三年里,二中师生的劳动时间是很多的。所有的劳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内的劳动。在正常情况下,每周一至周六,每天下午安排两个班劳动半天(全校12个班,即每个班在一周内劳动一个下午)。但有时也会组织一些突击性的、多班级的劳动,甚至挑灯夜战,比如赶时间完成某项校园建设的工程等。另一类是校外的公益性的或结合“开门办学”的劳动,如修河堤、海堤、进车间、下矿井、到生产队播种收割、去黄岗山种树造林、为铺设电缆挖沟等工,可说是随时需要随时出动,不存在“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之说的。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以特殊的筹建模式,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建起来的钦州第二中学,初创的三年,尽管其办学的做法和效果都不能不带着深刻的时代政治烙印,但单就人的精神情感这一层面上说,从领导到全体师生,的确是怀着满腔的建设热忱,投入到学校创建的事业中,团结一致,直面困难,经受艰苦的锻炼,白手起家,开拓创业,使学校变荒凉为饰整,化简陋成规模,为钦州二中今后的发展、成长、完善以至辉煌作出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奠基性贡献。
(二)、恢复高考后的四年(77年秋至81年春)
“四人帮”垮台,“十年文革”结束,国家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领域的变化最急亟者莫过于1977年的恢复高考制度,它给钦州二中办学的转向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特别是1978年二中被定为县级的重点中学之后,果断迅速的转向行动,把学校从此推上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当然,所有的变化都是逐年渐进,点点滴滴的,难以逐年逐月地记述,只能分两个大的方面加以综合叙述了: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时调整办学方向,突出地强调以教学为主,停止此前“开门办学”,过多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及公益劳动的做法。为了保证这一转向,采取了如下一系列措施:
(1)调整学校的领导机构,充实和加强领导的力量。“文革”期间成立的学校“革委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取消(没有准确具体的时间),约在79年恢复了校长负责制,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全校各项工作。书记仍是苏祺同志,钟运干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黄翰英已调离),先后调来覃锡泉、陈守绍、黄杰三位副校长,分管政治思想和教学、后勤事务,成立了二层机构教导处,以范泉林、曾甫贤为正副主任。
(2)大力加强教学第一线的力量。先后从其他学校或单位调来近20名教师,其中有下面公社中学的骨干教师,也有教学经验丰富而在“文革”中受冲击离开教坛而后来落实政策归线的老教师,形成可算是当时全县中学中最强的教学阵容,施教的力度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是戴建树、林好谭、魏岗、陈伯贤、陈方錡、杨树、郑光球、邱新楼、吴绪远、黄乃高、梁扬英、邓传玲、邓经富、黄荣仁等等。专职教师从原来的25人增至40多人。教研组由原来的四个(政史英体、语文、教学、理化农机)改变为8个(政史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体育)。
(3)为应对高考的恢复,采取了某些必要的新生编班方面的措施。招收新生时,按学生的各科成绩,挑选优秀者编成尖子班,配置最强的教学力量和最好的条件,因材施教,切合实际地掌握教材的深度广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质量,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另外,当时钦州一中已恢复高中部,城镇学生多愿就近到一中就读,二中的新生来源及质量已成为突出的难题,因此,经上级部门批准后,从78年秋起,在全县乡镇范围内增招两个初三农村班,以保证高一新生数量和质量的稳定。
(4)建立和完善各种各样的教学制度。明确提出,要逐步培养和树立“严肃活泼、好学上进”的校风,“爱生尽责,管教管导”的教风和“遵师守纪,勤学苦练”的学风。为此,首先强调各项工作的计划化,学校有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各班各科也须有明确的工作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力求取得效果,提高教育的质量。在思想工作上,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学雷锋、创三好,宣传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定期开好主题明确的校会、班会,发挥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坚持正面教育,严格要求,奖励表彰好人好事,细致做个别后进学生的工作,坚决拨正学校就是要以教学为主这个办学方向,加大力度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规定每周听课次数;各科组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举行观摩课、公开课;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好重点、难点,课堂上运用好教学原则,突出双基,精讲多练,还要做好复习和作业的辅导,重视阶段性的测验检查,并且整个教学过程,随时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刻苦学习。总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严加改进,务求产生明显效果,提高成绩,改变原来落后面貌,这是作为重点中学全校上下的共识与扎实的行动。
(5)加强文体工作,积极开展活动,活跃教学氛围,增强师生体质。恢复每天的两操(晨操及课间操)制度;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鼓励学生争取达标;利用较好的体育场地,提倡早起长跑锻炼,每学期都组织班际的男女篮球赛及男子足球赛以及各种田径项目比赛;组织了全校性的男女篮球代表队和男足代表队,开展训练。教工的篮球活动特别活跃,几乎每天晚饭后都赛上一场,多数是“山上”(住在南边小山上办公平房北侧两列新建宿舍的教工)对“平原”(住在原来北边的旧宿舍的教工),打得难分难解,各有输赢,也打得舒筋活络,心情愉快,继而获得更旺盛的精力去进行夜间的备课与白天的教学活动。还调入了指导文娱活动的音乐教师,上好音乐课;每年的重大节日举行文娱晚会,各班表演节目。周末晚,有时请电影队来放映,有时到附近部队驻地去看,并有选择地组织全校师生步行到钦州影院去看,如《卖花姑娘》等。
从上述可见,办学以“教学为主”这一转向,二中是坚决果断、行动迅速的。由于二中从领导到众多教工,很多是经历了“文革”折腾多年,已深感教育危机的严重存在了,及至拨乱反正,复兴有望,人心所归,无不精神振奋,不遗余力,因而能上下团结一致,不计条件,不怕艰苦,与时俱进,拼搏创新,开辟教育事业乃至国家建设大业的光辉未来。
2.在全力抓好教学的同时,仍继续办好原有的勤工俭学的活动。这方面,既有历史留下的尾巴要靠时间去逐渐消退,也有现实的需要,比如通过一定规模的种养活动,谋求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另一较大的新项目是自力更生办起一个红砖厂。利用校园附近的山丘,原料方便的有利条件,于78年开始,经过较为复杂的筹备办成,79年初出砖,为新建的教师宿舍提供材料。以后逐年增加设备,扩大生产,创造了利润,购买了中拖和东风牌货车。
至于砖厂使用的劳动力问题,建厂初期利用学生每周安排半天两个班的劳动时间,79年以后就极少安排学生劳动而到各地农村招专门工人了。其他勤工俭学活动所需组织的劳动,已严格地控制每周半天时间。突击性的整治校园劳动和各种各样公益性的校外劳动则完全停止了。
总的来说,恢复高考制度后,在全国拨乱反正的大好形势下,二中及时端正了办学的方向,整顿改革的步子迈得既快又大,行动坚决,措施有力,全体师生全力以赴地进取,很快获得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因此,过了一年后的1978年秋季,经自治区教育厅派工作组深入学校全面调查,并听取了地、县两级领导的意见,作出决定把二中定为县级的重点中学。二中师生更受到强力的鼓舞与鞭策,以同心同德、办好重点、提高质量作出回应。77年秋考上高等院校约为20人,四年之后即翻番增至近40人,年年增加,在全县中学里遥遥领先,在钦州广大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确立了值得信赖的地位。尽管校址离城较远,也乐意“舍近就远”把子女送到二中来。二中的校风严、教风细、学风浓也就从此享誉钦防一带了。
三、第一次迁址市内桥头的前期
(1981——1994)
(一)、迁址的背景及领导决定的形成和设想
80年代开始,钦州城内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二中成立时的情形已大不相同了。原一中于1977年高考恢复后即重新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第三中学也早于1975年成立;第四中学(原称红卫中学)也依附于原钦师附小(于北府庙)办起来,只收初中生。
恢复高考后,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各地教育行政绩效优劣的首要着眼点,而要提高升学率,重要的一着就是千方百计办好重点学校,带好全部中学,尽快提高质量,争取升学人数逐年增加。为此,首先办好二中就成了当时县教育局的突出任务。1980年新任县教育局局长刘学伟同志曾回忆说:当时我县的升学人数约为130人,在本地区内处于中间状态,稍逊于合浦、灵山。作为重点中学的二中,由于位于城郊,师生生活不容易安排,难以办得好;特别在高一新生的招收方面,无法改变一中在客观上存在的位置优势,因此不可能赶得上乃至超越合浦与灵山的重点中学。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变重点,改哪一中学呢?一中规模过庞大,三中起步较迟,且地处城边;四中只有初中。二是另选地建重点,这就要大量投资,费时也长,经费与时间都不容许,且当时征地十分困难,反复考量的结果,形成了一个新的设想:二中仍办成重点,但与四中互换校址,同时搬迁。二中迁后,除拥有原四中校址外,再占用钦师附小的南校园(今之新兴路以南),再与附近单位及生产队协商增加若干校园面积。四中则占有原二中的全部校园,以后办成钦州县南部各乡镇的高中教育点。县教育局此设想于80年9月形成,10月报县委,11月批准即开始实施。原附小的南校园让出后,课室减少的解决办法是拆掉北虎庙,改建为多层的教室大楼,并着手于寒假期间动工赶建。
迁校后的二中,按规划办成完全中学,高中也准备恢复三年制,共6个级,每级均为4个班(新生的招收按城区三个班,乡镇择优一个班处理),共24个班,另拟办高考补习班两个(文、理各1)。按此规划,二中虽为重点但无须在城区内择优收高中新生而与一、三中争夺生源,促进各校的平衡与协作。
(二)、迁址过程简述和迁址后面临的新挑战
整个中学的搬迁,尽管距离仅数公里,不算遥远,但不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首先是大量物资的搬运问题。除学校各种教学和生活所必需的设备、器械、图书、仪器、柜床桌椅、锅盆缸桶等等外,还有数十名教工家庭的傢俬什物,在搬运过程中要做到安全稳妥,避免混乱散失,就不能粗疏大意,而要周密计划,细致组织,作出先后轻重等安排。其次,不可把搬运时间拖得太长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必须在81年春季学期结束,做完学年的手尾工作之后,并且在秋季学期开学之前,即在暑假中段时间完成。这样,二中从领导到教工,只能进一步发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人人动手,投入迁校搬运的行动中,牺牲假期休息时间,在酷热的暑天里,付出精力与汗水,为以后的发展付出代价了。结果在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里,主要靠自有的一台东风牌货车(也是自办的砖厂购置的)运了120多车(另有40多车为外单位支援)才基本运完。上落车的搬运工作,全是本校教工承担。整个过程没有花过国家一分钱的搬运费。这个校址迁移的重大工程并未丝毫影响教学秩序,秋季学期准时开学。由于新址没有适用的集会场地,9月1日的开学典礼,是临时借用地区影剧院举行,迁址后的二中从此又走向新的未来了。
新址的二中,面临的是新的挑战,重大者为:班级与人数骤增,而校舍紧缺。下面分述之(见附图3):
迁址后的二中办成完全中学。初中部份接收了原四中的初一升初二的5个班以及初二升初三的5个班和新招一个农村班;由于教室紧缺,不能按规划如数招收初一新生,只招了两个班,初中就共有13个班了。高中部份原于傍钦时的6个高一班,也因教室不够只带来5个新招班,留下一个班及几位教师仍附于四中上课,新招收的高一也只能是两个班,如此高中共为7个班。另又根据高考的需要,继续办一个补习班。全校共有21个班,学生总数800多人。教职工的人数也大量增加。除随同原四中初中班留下部份初中教师外,也新调入一些教职工。至82年初的统计,专职教师已有70多人,其他职工为30多人,共有在编教工108多人。全校总人数已过千了。
比起傍钦时期,班级数与总人数都增加了二分之一,而校园面积却相反地缩小了一半还多,仅是30.7多亩。原计划向旁边的生产队添购一幢宅地也因故未能兑现。更缺乏的是校舍。原四中只有一幢三层共18个教室的教学楼,附小的南校区则有两列低矮的砖瓦结构的平房,另有一图书馆(原称耀桓图书馆,为一单层纪念性建筑),此外有三两处零星小屋(见附图3)。教室不足,宿舍更缺。教室的问题,除了暂时使用图书馆外,低暗的平房也要腾出两间来充数了。师生的宿舍、厨房则全塞在两列平房里。其他什么办公室、仪器、图书、体育、卫生等等的用房只好暂付阙如。迁校后的二中就在如此简陋局促的状态下,坚持着正常的教学秩序与原已形成的良好传统,同时迅速开展了各项校舍的建筑工程,谋求尽早改变不利局面。
(三)、迁新址后,二中办学的重大运作
甲、马上行动,逐年增建校舍,完善各种设施,保证教学需要。
校舍紧缺,最迫切者为教工及学生宿舍。81年搬迁甫定,即着手第一幢教师宿舍的兴建,公寓式居室四层共十六套。82年即落成迁入使用,同时第二幢教工宿舍与学生宿舍施工,83年落成使用。前者也是四层24套,后者也是四层共40间,可容400——500寄宿生。仅两年时间,师生的住宿问题便大大地缓解了。其他校舍建筑,从83年至93年的十年间,先后陆续建成者有:标准的实验大楼台(三层,内除梯级大室外,是10间标准教室及三套教师宿舍)、第三幢教工宿舍(五层,三十套)、新的标准教学大楼(四层共28个教室)、学生饭堂的厨房(近200m2)、加层增建了图书楼和水电楼(前者一层360平方,后者两层600多平方)、第四幢教师宿舍(五层共15套)、校门两侧当街的综合楼(近1200平方)等等。其他规模较小者如公共厕所、浴室、体育室、校医室、水电木工室以及篮球场、排球场等也陆续建成,设施逐年完善。(见附图4)在整个增建校舍过程的同时,平整修饰美化绿化校园,植树种花,营造舒适怡人的教学环境。
在上述大量的校舍建设工作中,校办砖厂是功不可没的。迁校后,原地的砖厂仍是二中管理经营,生产也更扩大。除提供大量的用砖外(不可能是全部),在经费上也作出了有力的支持。
乙、坚定地在以教学为主的轨道上迈步,严格管理,锐意进取。
1.学校的规模和体制从变动到相对稳定的过渡。
前边提过,迁校后的二中,按规划是办成完全中学,高初中各级均为4个班,另加高考补习两个班,全校共26个班。但迁后开始的几年,受下列因素制约,未能即时按规划办理:(1)教室不足;(2)接收四中的初中班数多,自带出的班数也多;(3)原来高中的两年制也面临着恢复为3年。因而迁校后的前三年,班数变化甚大,至80年代的后期才相对逐步地稳定。这一相对的逐步稳定,对办好二中来说,具有明显的决定性作用。首先是保证了高中新生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由于初中一年级新生的招收,稳定为四个班之后,除两三个班招于城区外,另一个班是面向各乡镇择优录取,经本校初中三年培养后,自然成为本校高中新生的优质生源;而高中新生,招收的仅为两班或三班,除可招收本校的初中毕业的优秀者外,又可同时在县内各校初中毕业生中选择,这样择生的范围大,质量有保证。其次,班级编制稳定后,必然带来教学力量的相对稳定。上述已提到,二中成为县级的重点后,集中了全县教师中的大量精英。83年的五一节,全校表彰从教25年以上的教师时,受表彰的竟占了全校100多教工的半数。曾有“数学大王”、“物理大王”之称者以及县内各科教研的领军性人物,多数聚集在二中,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要办好二中,提高质量,这批人的教学经验与长期从教所养成的责任感,无疑都发挥着决定的作用。随着逐步稳定的实现,学校的二层机构及各种科室也逐步完善起来。二层机构除原已有的教导处外,增设后勤处与政教处。各种科室如保卫科,各种办公室、教务、文印、资料、仪器、图书、阅览、财务、卫生等室,各司其职,尽职尽责,井然有序了。
2.从严管理,不断加强校风、教风与学风的建设。
二中迁校前所初步形成的“严肃活泼,好学上进”的校风、“爱生尽责,管教管导”的教风和“遵师守纪,勤学苦练”的学风,在迁校后也长抓不懈,逐年得以加强。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抓好师生的政治时事和政策方针的学习,明确方向,增强事业感与责任心,产生动力。在此基础上,严格管理,建立各种岗位责任制,拟定教工各项工作以及学生学习考勤和奖惩的详细办法;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提出评定三好生、优秀生、文明学生及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的条件与要求。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会等组织的作用,调动各科、室、组直至每一教工的积极性,人人重视思想工作,时时注意文明规范;建立宣传墙和广播室,加强校内宣传和舆论的力度。在着重管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课外的科技、文娱、体育等活动,建立全校性的科技活动小组、各体育项目的代表队,培养文娱活动骨干,每年都举办体育运动会与文艺晚会。班主任的岗位责任制保证了这些活动落到实处,从而调节了校园生活的氛围,使之活跃向上,充满朝气。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校风、教风与学风比前更浓更盛,蔚然散播于城乡,招引着更多的家长与学生。
3.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面抓好课前课后各环节。
迁校后,课堂教学被更突出地重视与加强。强调要向45分钟要质量,上好每一节课。为此课前教师须细致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备好课;学生必经预习,有所准备。课堂上,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着眼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有讲有练,讲究实效,要求每课必有所得。课后认真复习,完成作业。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落实管教管导;白天的自习课和晚上自修课,教师必下班辅导,着重指导相对的优生与差生。早读与晚读,被作为每天的正常教学时间固定安排下来,且必有语文或外语教师下班督导。领导方面,强调每位都须兼课、听课、评课,深入班组和课堂。各科教研活动,也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组织观摩课、研究课,同科教师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建立学科代表的制度,各班每科都选出学生的科代表,随时与任课教师联系,互动协调。还根据需要,抽出少量休假时间,重点地补课,补缺填漏,转化差生,强化效果。总的说,比诸迁校前,教学上下的功夫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为了适应高考,不断提高升学率的需要,采取不少新的措施,取得一定效果。重要者,简述如下:
(1)学校专门成立了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长及毕业班主任及教师代表组成,定期开会,分析现状,决定对策。
(2)提前于高二下学期开始文理分科编班(83年秋,高中恢复三年制,原是高三开始分科),使各科有更多的专业教学时间。
(3)根据各科不同情况,抓紧教学进度,提前结束新课的讲授,腾出更多的备考时间,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以及有重点的反复复习。组织几次全面的考查或模拟考试,分析总结,讲评补缺,从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锻炼考生,提高应试的本领。
(4)在复习备考中,各科教师尽可能搜集外地名校的有关复习材料,如练习和测试题等,通过比较,选择符合本校实际者,发动学生订购使用,人手一份,以加强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有关教师到外地名校取经,参观听课,吸收别校良好的备考做法,如去北海、桂平等。
(6)重视应届毕业班学生家长的工作,每届必召开两次以上的家长会议,谋求家长的配合支持。特别于临考前,除学校做到外,更要求家长做好关心考生的生活作息与身体健康的状况,力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心条件去应考,以便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7)办好补习班。高考补习班的兴办,既是家长与学生的普遍要求,也是现实社会背景下的客观需要。我校从79年开始设班,83年起固定为3个班,一文两理。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系统复习高中各科知识,查漏补缺,抓实重点难点,强化训练。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各方面要求与应届毕业班一样。因此历年来在高考上线录取方面,也取得了接近应届毕业班的成绩,在向高等学校输送的合格新生中,补习班的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
(8)在应考后的估分与志愿的确定填报工作中,也强调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指导作用,力求估得接近实际,报得中肯适宜,提高录取率。
总的说,迁校后的十多年,二中办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校园面貌极大地改观,各项设施逐年增添,达到基本上完善,教学质量跃上了新的台阶,品牌的声誉在普遍的群众心目中也牢固地树起。升入高等学校的人数逐年增加(见附表3),升学率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在县内遥遥领先,毕业生黄登胜与何明沁曾分别于87年和89年高考中摘取了全区的理科和外语类桂冠。凭这些,自治区于87年把我校定为“整体改革试点学校”,事实上成为与全区16间重点中学并列。
钦州二中创建初期,从傍钦到桥头的办校历史,突出地表现了顽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形成了严谨精诚,、锐意进取的优良传统,为后来的发展壮大开拓出更辉煌的前景。
后 记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特别是在李达通副校长的具体指导下,校史编写小组经近三年的艰苦工作,团结拼搏,《钦州市二中校史》(1974—1994)终于问世了,结束了有校无“史”的年代。这是我校的一件喜事。
校史编写小组主要由老协二中分会的领导成员组成。前期编写小组组长由分会会长苏祺担任,副组长杨树、黄翰英,成员有黄星、曾胜业、卜家仁、邓经富等共七人。苏 祺于2009年5月20日辞世后,编写小组作了变动,组长按前例由会长黄 星担任,副组长杨树,成员除了原有的曾胜业、卜家仁、邓经富外,增加了三人,他们是谢朝庆、陈秀娟、曾嘉宪,共八人。
校史由杨 树执笔,资料来源有四方面:一、召开两次研讨会。第一次于2008年1月11日举行,主题是发动大家写回忆录,提供校史资料。与会人员有:李达通副校长,原二中革委会副主任黄翰英,开校元老苏祺、杨树、黄星、曾胜业、陈熙佳、杨其芬、黄利祯、卜家仁、袁朝和等。第二次于2009年12月29日举行。主题要求到会者继续提供资料,论证校史初稿。与会人员有:李达通副校长,校长办公室正副主任陈创兵、许其杰,开校元老杨树、黄星、曾胜业、袁朝和、黄杰才、杨其芬、卜家仁、原二中革委会副主任黄翰英等。二、参考苏祺、黄星、黄翰英、黄杰、黄杰才、方雨全、陈熙佳、黄大高、颜玉珍、朱懋萃等老教工写的回忆录。三、编写小组成员走访、调查有关人员和单位,先后走访了原钦州县副县长教育局长刘学伟,原二中副校长黄杰,电话访问原钦州县教育局局长陈铭休等一批权威人士。调查了钦州市教育局、钦南区教育局,二中档案室,市外语学校后勤处和校长办公室。四、查阅了五十多万字的《钦州市教育志》。
校史主要用文字叙述,配以图表说明,共有四幅校园平面图和五份数字表。《学校大事记》由曾胜业、邓经富、卜家仁提供史实。《学校领导人更迭表》由谢朝庆、陈秀娟、曾嘉宪提供资料。《高考录取人数统计表》由邓经富提供数据。《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表》由黄星搜集资料。
钦州市二中两次易址、搬迁,加上档案意识薄弱,学校有关资料几乎散失,有的数据已无法考证。
由于资料缺乏,编写小组成员经验不足,水平有限,《钦州市二中校史》(1974—1994)错漏难免,敬请读者斧正。
校史编写小组组长黄星
二O一O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