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好的教师”与百年大计息息相关,与民生大业紧密相连。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好教师又是如何造就的?如何让“好教师”更多、更好,进而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既是政府和国民的共同期盼,更是教育界同仁,特别是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一、 好教师一定要有智慧
(一) 从纵向来看,好教师一定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好教师教育教学的根基,也是真才实学的重要表现。一个好教师首先是一个好学者,只有不断钻研自己的专业,才会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这样才会有更深的思考。教师的生存与发展也需要依托自己的专业。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传授知识。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历史,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只有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自如地去开发课程,才能吃透教材,将教学内容变成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从横向来看,好教师一定要有广博的文化智慧
当今,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一定要有广博的文化智慧。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反对书呆子式的教师。因为书呆子式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书呆子式的学生,这样的结果是与我们的基础教育目标相违背的。文化智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专业成长。好教师应该爱好广泛,有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还要有海纳百川般的胸怀,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一个好教师就是一尊文化的活塑像。
(三)从发展来看,好教师一定要有必备的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艺术性地唤醒和挖掘人及其价值的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师个人的价值体现和专业发展中最高的目标追求。它充分表现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创新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 对教育生活、教育情境、教育情感和教育价值等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人文的构建和敏锐的应对而生成1。由于教育工作的不确定性、情境性、非线性、创造性等特点,教师需要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情感, 把握教育的核心和本质。
二、 好教师一定要有情怀
(一) 对学生的情怀—爱学生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为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专场报告会上的讲话指出:“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师德首先表现为教师敬业爱岗。教师的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保证了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师德其次表现为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是无条件的信任,所谓无条件的信任,就是不把给予学生的信任与任何外在的条件如是否足够优秀、是否足够努力、是否表现得足够令自己满意等等结合起来,因而是根本的、绝对的和普遍的信任。其次,是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这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爱,也是教师高度责任感和良好师德修养的表现。教师要经常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到对学生应尽的职责。总之,没有对学生的关爱,任何教育都是不成功的。
(二)对学校的情怀—爱学校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年我们是如何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又是如何抒发对祖国的感情的,我们的教师会列出祖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会列出祖国的万里长城,祖国的辽阔疆域,祖国的壮丽山河,最后总结祖国真伟大,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持这样价值观教育出来的学生真的就爱国了吗?真正的爱国是就算没有四大发明,就算没有万里长城,就算没有长江,没有黄河,我们依然爱我们的祖国,就因为它的名字叫中国。由此类推,一个好教师该如何爱他的学校呢。无论有没有多媒体,无论有没有个人办公室,无论有没有图书馆,无论这个学校食堂的饭菜有多难吃,我们依然坚守在这里,不管心里有多少个不愿意,从踏进学校的那一刻,就做好爱学校的准备。只有由衷地爱上了它,我们才发现原来它也是美的。
(三)对学科的情怀—爱上你所教的学科
看过电视上各类选秀节目的人就会知道,在选手们拉票那一环节,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我很喜欢唱歌,我是用心在唱歌….诸如此类的话。还有中央电视台英语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著名主播刘欣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到总会有人问她英语为什么学得那么好,她说就是喜欢,可以这样说英语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想不好也难。我想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不感兴趣,那是很可悲的事情。教师对学科的热爱,对学科的忠诚与献身会感动一批批学生,他们的教师的潜移默化之下就渐渐爱上这门学科。
(四)对课堂的情怀
课堂永远是教师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课堂也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思想碰撞的场所。课堂也同样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主要在课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往往是在感受每一堂课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有人说教学目标的实现成在课堂,败亦在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也是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只有相互有情感的人在一起才会碰触火花,因为那是灵魂的交流。机器永远代替不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一个好教师,一走进课堂就会满怀激情,精神抖擞,这是教师赋予它的责任,这是一个“一心为学生”的教师应尽的本分。在课堂上,教师要凭良心讲课,要让走出课堂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收获,要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老师在用心教课,用心与自己交流。课堂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家。
三、 好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一个没有耐心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好教师的耐心又主要表现在“抓两头,带中间,反复抓,抓反复”上。“抓两头”就是抓班里的所谓的“好”学生和“差”学生,既要让“好”学生“吃得饱”,又不能让“差”学生“撑死”,做到因材施教,让“好”学生要争取学习好,身体好,品德好,对待“差”学生,首先要从心理上真诚地关怀他们,深刻地了解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家庭,还有他们内心的感受,找到可以帮助他们的突破口,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好教师是要让高端学生学习起来有奔头,勇于挑战自我,实现理想,让低端学生学习起来有想头,不至于自甘堕落、自我毁灭。带好中间阶段学生的学习,这部分学生是不大需要老师费很多心力在上面,因为他们在学习上纪律上都不会给班里造成太大的影响。换句话说,教师也最放心这一部分学生。放心但不代表不管,最主要是鼓励这一部分学生要向“好”学生学习,找到最适切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 好教师一定要有艺术
首先,从教学来说,教学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教学总是通过艺术性的过程去传授与掌握科学性的内容,因此,教学的艺术性永远是为了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的科学性强调共性,教学的艺术性强调个性,好课堂就要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好教师就要做到教学共性和教学个性的统一。从“技术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目标,也是教师最显独特魅力所在。
其次,从班级管理来说,班级的高效管理,同样需要教师有高超的艺术能力。我们知道最好的管理就是“少管理”。要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开放的课堂中实践创新,获得成就的机会和体验,享受创造的乐趣。学会授权,省事省心。授权,是培养自尊自强、自主自律、协作奉献和开拓创造于一身的人的最佳途径,激励学生发挥其品质综合效能、教育熏陶和社会作用共同的结晶;授权,学生更能努力学习,更突出他们的特长2。
参考文献:
[1]罗邦士,王纬虹.略论教师的教育智慧[J]教育导刊 2009年06期.
[2]金小芳..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