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从高一学生的成绩表现、情感因素的变化,学习方法的改变等多个层面调查研究了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成绩下降 原因 解决措施
高一数学成绩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和考察初中生升入高一年级后学生数学成绩突变的情况,并对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应对高一学生学习水平下降的策略,促进学生有效、持久的发展,我对我校的2009级高一学生随即抽取25、26班的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主要是高一(25、26班)学生和高一数学教师,在该届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 120名学生,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5 份,对 4 名高一教师进行了走访,就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调查内容
1、设计“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两个部分。
(1)调查高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和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包括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意志品质等。
(2)调查与数学学习水平直接相关的智能因素,包括初中升学考数学成绩,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与高一时的学习方法及其差异,高一数学最明显的知识和疑难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上的不同等。
2、增进了与高一数学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方面的沟通,主要在初高中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初高中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初中数学教学该如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初中数学怎样主动地与高一数学接轨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3、调查方法
在高一教师的配合下,对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毕业于我校的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与高一数学教师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座谈。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初中升学考与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
表一 中考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
选 项 |
平均分/总分 |
优秀率 |
合格率 |
低分率 |
中考成绩 |
0.84 |
0.65 |
0.96 |
0.04 |
期末成绩 |
0.55 |
0.10 |
0.45 |
0.55 |
由表一数据可以看出:高一学生的第一学期考试成绩与中考成绩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学习成绩分化比初中更加严重,整体学习成绩呈下滑态势,合格率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低分学生的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优秀率波动情况更是让人吃惊,据高一数学教师反映,所谓初中数学成绩优异的女学生的成绩普遍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解题的套路较强,而高一数学却更注重于能力和思维上的要求。对我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情况来看,他们对高一数学存有恐惧感,他们说平常数学成绩测试使他们心理上感到明显的挫败,与初中数学成绩形成极大的反差,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而挫伤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高一学生初高中期间情感因素的变化
新课程理念强调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勤奋好学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等。
1、数学学习兴趣的变化
表二 初高中期间数学习兴趣的变化
选项 |
很喜欢数学 |
较喜欢数学 |
一般 |
不喜欢数学 |
初中 |
0.26 |
0.38 |
0.23 |
0.13 |
高一 |
0.18 |
0.24 |
0.34 |
0.24 |
表二告诉我们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高一学生热爱数学的人较初中阶段进一步减少。初中时“很喜欢数学”或“较喜欢数学”的学生占64%,而高一只占44%。心理学研究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是构建学习动机中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不少高一学生视数学为苦役,从而在数学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上延长了初高中接轨的“矫正期”。 因此,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产生对数学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习兴趣的减弱与学习成绩下降呈正相关,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经验,少一些失败的沮丧。
2.数学学习方法的变化
表三 初高中数学学习的方式
选项 |
记忆知识 |
模仿解题 |
请教师生 |
独立思考问题 |
初中 |
0.41 |
0.35 |
0.13 |
0.11 |
高一 |
0.38 |
0.39 |
0.09 |
0.14 |
可见,高一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仍与初中阶段一样进行简单的知识识记和典型例题的模仿,这种惯性的学习方法在高一阶段依然占据学习方法的主导地位,高一学生由于年龄特征更“愿意”把问题藏在心里面,而碍于面子不愿把问题
综上所述,将高一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归纳如下: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高一数学成绩下降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联系。浓厚的兴趣可以产生很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并积极地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下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老师的情感倾于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2.改变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创造出更多生动而鲜活的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传统课堂的传知方式。首先,教师要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上引导。比如,教学较复杂的计算,只要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则行,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估算,如何使用计算器。如何设计生活中诸如“铺地砖”、“购买家具”、“贷款消费”等方案,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是变教师“多讲”为“精讲”,变学生“多听”为“多做”。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极易引起学习疲劳,因为教师多讲,学生的思维也就受控于教师的思维,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掌握”下,创新思维受到限制,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只有把时间交给学生,多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在学生与学生交往,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第三是变学生的单干为学生的合作。课堂上学生的合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率,让全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这样通过课堂方式的转变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三.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四.探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清楚了成绩下降的原因,又明确了改进的措施,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的成绩定会取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