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30.00 KB 下载次数: 次] |
点击下载文件:培养兴趣激活课堂.doc |
[摘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能力并与肯定的情绪色彩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它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是学好数学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然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正确引导和启发。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教学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的学习。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打破上述僵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1 教育理念要紧跟时代
首先,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改中来。“数学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
践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理解“从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
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构建发展认识结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有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力。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心理定位,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更应是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
在当今社会,学生有时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我们快、比我们多。我们在学生面前再也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扮演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去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们不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是他们的榜样,是集体的领导者、心理治理的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方式应由原来的封闭式教学改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树立起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2 营造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氛围
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有第一好感,从心理上认同老师。学生只有喜欢老师,才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并逐渐对它产生兴趣。而要使学生对自己第一印象要好,则自身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2.1 素质要高。首先教师要做一个治学勤苦的人,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做一个品行完善的人。其次教师要具备非常高的专业素质,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研究教材要有八个字:上下求索、左右勾连;教学设计要有八个字:化静为动、尺水兴波。钻研教材时一定要视野宽广,一定要采百家之长,这样才能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把教学参考资料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炼,因此读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读教材的时候没有灵感、没有深刻的领悟是不行的。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教师的课一定要有波澜,不能像一潭死水,教师要给学生制造悬念,这样才能带动学生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课堂要有充满活跃、民主激励的气氛。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不同解法,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如果学生的方法较好,则一定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表扬和鼓励。课后多进行师生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信任。要多创设心理自由的课堂教学空间,消除创造性思维的抑制因素,使学生敢于提出疑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更敏捷,想象更丰富,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逐步养成主
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习惯。
2.3 对学生充满爱心,多鼓励关心学生。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表扬,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反应,主动接受教育和指导,即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常言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情感总是相互的。教师只有去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心理学角度感召学生学数学的浅层倾向,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尊重,进而热爱数学这一学科,这对差生而言,尤为重要。
3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专心致力于一项工作可描述为“自我卷入”,当智能受到挑战的时候,自我卷入就达到它的顶点,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效率也就最高。
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卷入学习任务中呢?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在卷入的学习过程中心情愉快,设法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促进学生学习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学生学习数学定义,公式或定理,虽然他们都记住了结论,但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怎么样得来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不能分清内涵和外延,因而看不出结论的实质,只能生搬硬套,在应用中漏洞百出。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定理的本质,会分析定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又如:在椭圆和双曲线的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两种曲线的特点,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出两种曲线相同处和不同处,进行对比学习,这样学生能深刻理解两种曲线的本质特点,在实际应用时就不会混淆。再如,学生学习代数式和三角式化简时,只知“算法”却不知道“算理”,更不明白演算每一步的目的和方法。所以,教师应该给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同时加强个别辅导。其次,在教学中优化数学习题,精讲精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规律,使学生能轻松学习,愉快学习,高效率地学习。
4 让学生跳出题海,脱离苦海,把数学的乐趣还给学生
现在,很多高中都给学生配有资料,有的甚至到了重资料、轻课本的本末倒置的地步,不但加重了教学负担,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实际上,很多资料上选用的习题要么是课本习题的简单重复,要么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高考题,难点已经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根本不适于巩固当堂基础。让学生在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就去做这样的练习,除了打击学生自信,浪费学习时间外,又有何益呢?只会让学生感到数学艰涩难懂,高不可攀,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因此数学教学应紧扣课本,课本习题不但适度,而且精练,本身就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充分把课本利用好,不但适合大纲要求,还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科兴趣。曾经有一个老教师这样说过:“我们上学那会儿,根本没有任何资料,只有课本,学生把课后习题做完以后,就没有题可做了,就自己边预习边做后面的题,老师挡都挡不住,那时觉得学数学特别容易,而现在的学生,整天有做不完的题,做得头昏脑胀,搁谁不厌烦呢?”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乐趣。
同时,要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能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他们就会逐渐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甚至开始放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与评价,充分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5 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大众化
在数学学习中,要特别重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社会化的趋势,使得“大众数学”的口号席卷整个世界,有人认为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为已作好数学准备的人才提供的,这里所说的“已作好了数学准备”并不仅指懂得了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思想,学会了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数学应用能力,首先要养成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习惯;其次,要掌握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般方法,即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同时,还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除与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联系外,可适当了解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如果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既扎扎实实地学好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又牢固地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题,那么,我们就走在了一条数学学习成功的大道上!
总之,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产生与增强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奥的数学内容,教师要力求用浅出伪方式告诉学生,并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为兴趣的产生打好根基,让他们感到,“原来这些东西我也能理解,我也能学会。”成功会激发兴趣,失败则使兴趣经受考验。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关注那些数学学习上有困难和遭遇失败的学生。历了困难之后的成功能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在困难之中得到了老师的关爱的学生,学习兴趣往往比他人增加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