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陈新:现代文阅读答题指导

作者:陈新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指导

 

陈新

 

现代文阅读譬如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一座巍峨的高山。远望,让我们“高山仰止”;近观,道路险峻崎岖;攀爬,迷惘不知所之。不少考生在这座高山下踟蹰徘徊,举步维艰。怎么样才能在现代文阅读中寻找到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能让我们攀爬上一定的高度呢?笔者尝试从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题目设计的角度来寻找应对的办法。
 

首先,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是建立在理解文章内容、情感主旨的基础上的。在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始至终要求考生面对文本时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这三个问题是属于不同层面的。写什么,涉及的是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为什么写,涉及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最后一个怎么写,是较高层面的赏析,了解这篇文章它是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达它的内容和主旨的。只有对文章有这些初步的了解,才可能谈到答题的技巧。
 

其次,考生还应该在文章句子、段落、层次乃至全文之间的关系上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句子是为段落服务的,段落是为层次服务的,层次是为全文主旨服务的。所谓服务,就是在好的文章当中,应该是没有一句话不是为全文主旨而展开的。要明白这个逐层的关系,在答题时就不至于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而答和要答什么了。
 

第三,要解答现代文,还要明白现代文原文和题目参考答案之间的关系,它们在思维方式上刚好是相反的。考生面对的是形象思维发达的现代文,而题目却要求用概括归纳的抽象思维去解答。简而言之,解答问题就是需要把原文里形象生动的表述换成直白抽象的表达。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近年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题目类型及答题要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型,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可以分为以下八大类型。
 

一、含意题

含意题是现代文最常见的题目,往往又是最难以把握规律的一道题目。虽然形式上它仅仅是问“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或“如何理解“……”在文中的含意”,或“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句(词)的理解”等等,但实际上它的考察最没有规律。大致上可以从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等)、解读关键词、解析近义词、寻找前后文信息、段落内容及中心等几个角度设题。
 

1.例题解析

例子12011年全国卷《针挑土》(芳菲)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该题目问道“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怎么理解?我们可以琢磨原句当中的奥妙之处。关键词“穿针引线”是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词语,在“湘援游”这个项目里做什么称得上是“穿针引线”?如果把这个形象的说法改换成平实直白的用语,该是什么呢?

它的参考答案如下:(1)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的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2)黑妮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聚集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的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其实,这样的解读就是相当于把“穿针引线”当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喻体背后的本体找出来,就是这句话的含意。

例子22011年全国卷《针挑土》(芳菲)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这道题含有一个修辞手法——拟人。太阳已经有了倦容,一是指时间已近傍晚,二是关键词“倦容”二字,暗含一天工作之辛劳。

参考答案如下:一语双关,即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2)素净的黑妮眼睛亮了。

这道题如果从修辞角度来分析,无法处理。因为没有什么修辞。但是关键词是“亮”,可以从寻找为什么而亮这个角度切入答题,为什么而亮?而句子本身又是写人,那么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这和主旨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修辞手法的句子,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来解答。

参考答案: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都亮了(为什么亮?);暗示湘援游进展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的面对(表现人物什么性格?);黑妮从的支持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和主旨有什么关系?)。

 

2.实战演练

练习:2011四川《锈损了的铁铃铛》

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分)

参考答案: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透支健康甚至生命,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3.方法小结

如果说这类含意题有什么更好的应对方法,可以总结如下:形象修辞要还原,无从下手问为什么,近义解释可试用,关键词句前后寻,实在无辙就扣主旨吧!

 

二、语段作用题

现代文阅读题目设计中常常见到不少问“第*段中,它起到什么作用?”的题目,如果问到整个段落,那么我们不妨可以把它们归到语段作用题里面来处理。作为语段,它会有三种情况出现,一是开篇部分,二是中间部分,三是结尾部分。语段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会在结构上有不同的作用,所以,这种题目关键在于要理清结构上的写作手法等术语。此外,还要善于概括文段内容及理解文段所表达的情感或主旨。因为这种题目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结构,内容和情感。

 

1.语段在开头

开头的作用:开门见山,点名主题,总领下文,引出话题,为下文写某一内容做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能奠定感情基调。

 

高考真题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010年全国卷《大河家》)

参考答案

①结构上: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点明写作的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②内容上:展现了深沉的思想、饱满的情感。

③情感上:奠定了文章的抒情基调。

2.语段在中间

作用:主要是过渡、照应;同时,还要考虑手法。

 

高考真题

6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2011年上海卷陈忠实的《又见鹭鸶》)

 

参考答案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从回忆到现实景色;照应题目。

②情感上: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阔别多年又见鹭鸶的惊喜。

3.语段在结尾

 

作用:呼应上文、总括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等。

高考真题

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2011年四川卷宗璞《锈损了的铁铃铛》)

参考答案

内容上: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想象生动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

结构上:呼应题目,深化主题,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情感上:抒发了勉儿对爸爸的怀念和伤痛之情。

语段作用题实战演练

1.“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作用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分)

答:总括上下文的相关内容;突出这一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

2011北京卷《祁连雪》

2.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分)

 

开头--参考答案

结构上:起笔大气,引出下文。

内容上:表达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

手法上:引用诗文,增强文采,透露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参考答案

结构上:结尾的引用印证了前文,阐明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

情感上: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三、景物(意象)题

散文中景物的作用

小说中景物的作用

 

 

散文中着重描写某一景物,一般而言,这一景物往往是作者的行文线索,在情感上是作者抒情的载体。

小说中的景物往往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深化作品主题。

高考真题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010北京卷《海棠花》)

结构上: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

情感上: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愁,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高考真题

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说明。(2009年湖北题)

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像中北窗的景象。

通过窗子来表明作者的人格和生活态度。

高考真题

作者曾说:是《祁连雪》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011北京卷)

参考答案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化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

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圣灵神韵,使人生亲切之感;

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

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高考真题

请对小说划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2010年安徽卷《碑》)

①(先概括内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②(再揭示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的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四、赏析题

内容上,考虑对主题的作用,或深化、或升华,考虑对文章风格的影响。

形式上,①可以考虑结构的过渡、呼应、扣题、总收等,②可以考虑语言的使用技巧,如修辞、句式、描写角度等等。

写作手法(含修辞、抒情及描写方法等)

句式

练字

文段结构

内容、主旨、情感

语言风格

2011天津易允武《塔上的树》

请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结构上:再次提到沈从文,首尾呼应,完美收束;借助传说,升华主题。

内容上:进一步领悟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

手法上: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用神话增添了浪漫色彩。

高考真题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9年全国高考题)

 

参考答案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 手法。好处是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具体而形象地揭示和提升;作者使用者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岳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高考真题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划线①②处分别加以赏析。(2011湖北《才子赵树理》)

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

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

参考答案

①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的勾勒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

②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等一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五、层次结构题

此类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概括分层能力,理清全文结构是解答的关键。

高考真题

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2011重庆 朱自清《论诚意》

参考答案

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

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做是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高考真题

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2011天津)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参考答案

1.砖石斑驳、塔角翘檐破损残缺、风铃失声;

2.为后文写塔、树、鸟和谐共生作铺垫。

 

六、评价题

 

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有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参考答案

 

七、人物特点题

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5分)(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人物性格、品质的角度理解分析并概括。

2011课标题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了信任。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环境、身份、地位、遭遇、结局等方面概括

 

八、其他题型

叙事顺序的作用

叙事人称的作用

1.叙事顺序

顺序

叙写事件由头至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条理清晰。

倒叙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和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高考真题

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9全国卷)

内容上: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结构上:为下文描写岳桦做铺垫。

2.叙事人称

根据内容、情感表达需要而选择、改变人称

第一人称——使读者产生真实、亲切的感觉,便于作者直接表达感情。

第二人称——增强亲切感,好像是作者面对读者娓娓而谈,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现实。

高考真题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2010全国卷 萧萧《灯火》)

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相互交叉使用的情况。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营造了一种真实、亲切的氛围,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高考真题

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2011湖南卷徐志摩《想飞》)

 

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倾注同情与关怀,与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