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吕艳:新课程改革情境下美术课教学感想

作者:吕艳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新课改情境下_高中美术课教学感想

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吕艳

 

在传统认识中,人们对于美术课的教学还是停留在“纯绘画”的阶段,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学生画画,美术课就是画画课。以往的教学也是普遍强调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以后,美术课程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认知,重视学生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新的高中美术新课程将美术课分成五个模块“欣赏˙评述”,“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尹少淳教授把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比作“下马观花”,将各种丰富课程比作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花都需要学生下马观之,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而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和专研美术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是指导教师正确开展美术课程教学的依据,只有把握其实施的重点和方法才能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美术课作为必修出现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充分说明高中的美术课地位受到了重视。高中的美术课是生活的美术,而不再是传统认识中的技术美术课,而是以美术知识认知为基础,审美为引导,潜移默化的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高中美术课不是为了培养美术专业人才而开设,而是为了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考方法中不适宜的部分,以创新性思维来开展教学。

 

其次,认真专研和使用教材

 

高中美术教师要灵活使用美术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中的内容编排顺序,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活动。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

 

第三,提高教学技能

 

新课程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改变了课堂中旧有的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教师由权威变为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获取者。为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应该尽可能地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对于美术作品和美术家以及美术流派的看法,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对学生所担负的责任,更多的体现是促进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喜爱,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和看法。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促进学生发展的技能。例如课堂设计技能,课堂导入技能,课堂示范技能,多媒体应用技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