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关于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作者:甘日耀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1日
点击次数:

关于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华体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化学组:甘日耀

摘要】我们广西将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在教师有效管理和有效控制下,学生纪律良好,会认真倾听,会平静思考,在有效提问和及时有效的练习帮助下,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来,在教师指引下学生能动起来,动手、动笔、动脑,动而有序的课堂教学才有效。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课堂;课堂教学;思考

     有效课堂教学是要追求高效教学,最低要求也应该是有效教学。努力避免低效教学,尽最大努力革除无效教学或负效教学。何为有效教学,国内尚无国家规定的标准。那就看两张口的人开的是哪一张口了。确是吵翻了天的课堂,教师只是为了不犯错误强忍着,有人说“好!”气氛活跃、思维敏捷、学生有个性等。教室平静,成绩斐然,有人说“不好!”不能只以成绩来衡量,如此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对将来发展不利等。成绩好,不见得能力就差,更不见得会有碍将来发展吧?对于好坏就像黑白如此分明的都分不清了,何为有效就更说不清楚了。内行人是知道的,为了一节公开课,或许需要准备一个星期,动用一个教研组的力量,上课就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而已。每天每节课都如此“有效”是不可能的!除一流的学校拥有一流的学生,要说实话,要说有效,还是不妨实际些、传统些、简单些。上课纪律好就一定有效;学生参与,教师轻松,成绩有进步,就已经很有效了;如果能兼顾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培养等方面就是高效了。下面就高中化学课堂中,要做到课堂的有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⑴提高课堂有效性,要做到有效备课。有效备课的初步认识是:备而能用,有利于教和学。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伴随着理科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严谨与枯燥,专业理论性很强的化学科目,枯燥和难以理解更让学生望而却步。高中化学知识,有规律但又有很多的特殊,在很多时候,死记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变枯燥为有趣的教学活动,往往是很难实现的,为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辅以各种活动,那就需要以时间为代价。所以,有效备课最重要的就是为了,不让学生在上课时间里只傻坐着听而已。我觉得备课有长远的备课和短期的备课这两个部分。

    所谓长远的备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很好的叙述,书中第7页有段叙述:“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段话,很好的说明了一个教师如何进行长远的备课,也就是用一生来备一节课,来想达到这种水平,要靠教师平时的积累,也就是不停地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停地学习学术著作,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桶水,老师就要有一潭水。这一潭水从哪里来?当然就是要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当一个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对所教的学科达到一定的高度,你的教育技巧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教师在备课的时间也会高屋建瓴提出自己的独特的看法。所以说,要想真正达到有效备课,平时的学习和读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读所教专业的书籍,要读教育理论的书籍,当书读到一定程度,量变自然也就产生质变,那么任何一节课的备课都能达到有效备课了。要想达到这种长远的有效备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积累不是一两天就能达到的,必须要长年累月的、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做到,那么就现阶段而言,我们也可以在以下方面提高我们备课的效率以达到提高有效课堂的目的。

    第一、研究教学的对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一切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所有的其它的东西都是围绕学生来运转的,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中心。教材、课程标准虽然是我们开展教学的模板,但是它们并不是教学的中心,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都不可能是有效的。所以在备课之时,第一步便是研究你的学生,每一个班的学生不一样,所以每个老师在不同的班级上的课也是不一样的。

教材虽然是专家编写的,但是,教材是死的,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所以在使用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素材和教法,对于有些不适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完全可以删除,部分内容也可以修改,对于教材的安排也不一定非要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第二、形成合理而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我们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只有制定出合理的、实现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备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的方式当然是不同的,现在要求用三维目标,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有合适的三维目标,有些课程是以纯练习为主的,在化学思想上可能没有要求,有些课程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不一定有所发展,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展开真正的有效教学。当然,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也应该有几个标准要遵循。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课程标准》是由各个相关学科的教育专家制订出来的一套参考标准,它是我们对学生达到某种学习程度的标准,作为某个学科的专业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是必须的要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不可以人为拨高它的难度。不能随意的删减或是更改它的要求。建立分层次教学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课程标准》虽然是最权威的,但是《课程标准》毕竟是死的,是一刀切的,要求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当然应该参考《课程标准》,但绝不应该不顾实际情况,将《课程标准》当作权威来要求学生。学生的水平和理想状态总是有区别的,而且学生也是在变化发展的,不同的学生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在现在随机分班的情况下,这种差异性可能会很大,所以在教学时,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当部分学生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时,可适当要求低一点,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即可,因为很多问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要求,智力发展水平不到,无任什么方法都没有用。但是智力水平也是在发展的,只要基本知识掌握了,智力水平发展上去后,很多问题自然会解决的。对另一部分学生可以要求严格一点,但是切不可拨苗助长,以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总之,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出的要求,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化学。只有这样,备课才是有效的,才是面向全体的,否则,我们的备课都有失偏颇。不可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同时必须要是可评价的。作为一节课是否达到目标的参考,教学目标要切实可行。对于空洞的教学目标,没有实际的价值。同时,教学目标必须有是可以评价的,一个无法评价的教学目标就有任何参考性,所以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是评价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只有真正达到的了教学目标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这样的备课也才是真正有效的。否则,一切只是流于形式。

第三、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流程。一节课,从导入,到学生探讨、思考,再到教师总结,到学生练习。流程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流程不明确,就会造成教学的混乱,轻则浪费课堂时间,重则影响课堂秩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上一节课之前,一定要理清思路,由浅入深,层层导入,根据每节课的题材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步骤,一定要清晰明了,一个环节有一个环节的目的,所为教师一定要清楚,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何在,这个环节,学生要做什么工作,达到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在备课时都应该有一个前期的预测,同时也要考虑好不同的情况,以及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方法。这样,才能使一节课流畅而有节奏,有序、紧张,从而达到有效的目的。

第四、坚持课后反思,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备课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一节课是否成功,或者说有什么地方很好,有什么地方不足,在上完之后,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我们都可以得到一种反馈,这种反馈是很宝贵的,同时也是最真实的,如何有效利用这种最真实的反馈,课后反思其实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觉得在一节课,将这节课成功的地方,不足的地方都加以记录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想有所进步,读书、坚持理论学习当然是有必要的,实践出真知,什么是实践,真实的上课才是实践,而要想在实践中出真知,反思是唯一的手段。所以要想真正达到有效的备课,课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⑵提高课堂有效性,要做到课堂有效互动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失了课堂的生气,就失了生命的灵动。但怎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极不赞成失去控制的课堂,还冠以“民主、自由、有个性”的美名。当然也不能以公开课等在反复演练后的表演作为衡量是否有效的标准,因为这已经失去了课堂的真实性,并非一般常态教学下能够做到的,一学期或一星期不可能只上一节课吧。高中学生对化学课堂教学激情不高,课堂气氛不浓;越是高年级,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就越普遍,学生依赖性就越强;所以需要课堂的有效管理,让他们动起来。有效管理目标就是让学生们动而有序(因为有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所以有顺序;因为管理良好,所以有秩序)。所以,在教师那种“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管理和控制之下,绝大多数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学生心情愉悦,会平静思考也有话可说的互动一定是很有效的。下面谈些具体的做法:让学生会倾听,听还要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来,才能使学生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有些知识点不直接强加给学生,可以借助比喻、类比等,使其变得有趣些。使学生能更有效地记住、更容易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方法》时,学生对原子和相应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不理解,如r(Cl)r(Cl-)的比较。可以作一个比喻:将原子核内的质子比作幼儿园的老师,将核外电子比作为小朋友,那么同样是17个老师,你说看住17个小朋友容易呢还是看住18个小朋友容易呢?这样学生就能非常容易理解18个小朋友的活动范围大一些,所以r(Cl-)大。这样我们就避免了纯粹的理论解释。又如:《化学平衡》中“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勒夏特列原理’时,可以讲平时常见的现象:⑴天气炎热,同学们总是尽量往阴凉地方走,而在冬天,总是尽量往温暖有太阳晒的地方走;⑵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总是往没有那么拥挤的地方移动……。任何事物在发生变化时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性。再比如:学生比较难记清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可以采用谐音的方法:(师)失去电子、化合价升(生)高、发生氧化(养花)反应,谐音成“老师和学生一起养花”。②尤其是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还必须是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充分参与,有问题有行动,有序的真实的活动才有效。

     经常可以看到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学习情景,但是只要是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热闹情形下的空洞与虚假。那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有效?始终坚持有控制的课堂才有效!

     教师对于学生探究活动可以通过问题这根线来遥控:教师根据重点内容设计成系列化的问题线,它无形之中给学生一种活动的线索,顺着这些线索,学生的思维方向,操作细节,讨论的要点得以顺利地展开。新发现、新问题又牵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氯水成分的探究中,提出一系列问题:氯气溶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中有哪些成分?溶液中可能有HCl ?如果你认为有,那又如证明HCl的存在,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还无从下手的学生给予提示:如何检验H+Cl-离子?让学生列出检验H+离子可能方案:①PH试纸②用紫色石蕊试液③向氯水中加入镁条④向Na2CO3中加入氯水。学生最容易列出和选用①、②方案,这正中了预设的埋伏。细心学生会发现氯水滴在PH试纸上,试纸中间变白,周围变红;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先变红色,后褪色。这不符合盐酸的性质特点。引发(提示)学生提出新的猜想:使其褪色的是盐酸?有了新问题,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在干净的盐酸和新制氯水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其结果证明盐酸不能使品红溶液、PH试纸、石蕊试液褪色。那么氯水中还有什么成分?Cl2H2O生成物中除了HCl 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肯定,这不是置换反应生成的氧气,况且氧气也不能使它们褪色。此时,好奇心的刺激,挑战着学生的智慧。写出Cl-ClH-OH的结构式,学生也许猜到了HClO,后面再介绍HClO的性质,印象深刻。此探究活动中涉及了“生成性问题”,这可分为“可预设的生成”和“不可预设的生成”。前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准备范围内的,是教师有意预设一定的问题引导以学生的相关生成行为;后者是随机的,偶发的,是教师意想不到的,甚至是突发的事件和行为。

    下面再以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案例为例:在讲解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先告诉学生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FeSO4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学生未能看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是灰绿色的沉淀。该现象立即就会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此时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原因:① 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② 为何要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地挤出NaOH溶液?③ 久置的NaOH溶液中会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FeSO4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然后立即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为灰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学生的疑问: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OH)­2被氧化的速率减慢呢?结果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以后,最后选用在FeSO4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再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就得到了Fe(OH)2白色沉淀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不变色。随着师生互动生成的不断推进,教师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的程序,减少教学的环节,学习目标可在生成中随机升降,学习重点可在生成中调整,探究的主题可在生成中替换。

从以上两个活动来看,有效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就活动就没有了方向。有时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根本不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凡是有教师意料中的结果出现,便宣布停止。这还算是真实的课堂,其实真的是无可厚非。当然也不能把课堂教学将变成机械的程序,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互动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

⑶提高课堂有效性,要做到课堂提问有效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只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强化问题意识。即在一节课中,提问什么,怎样提问,什么时机提问,都要精心安排,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把教学的理念、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认知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创设了问题情境后,教师便可根据学生的反应来捕捉最佳时机。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情境里的知识疑惑不解,跃跃欲试急于想弄个究竟时,提出问题能激起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进探究的进一步实施。
    例如:过氧化钠的性质问题设计:在介绍Na2O2能与H2O反应这一性质时,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大家都知道,水是能灭火的,但有同学见过水能点火的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演示水滴到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脱脂棉燃烧。②为什么会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③推测Na2O2能与H2O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上述情景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兴趣。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堂提问要把握深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因而,经验丰富教师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很明显,复杂的内容通过分步设问转化为具体的问题,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广度,也拓展了该题的内涵,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思考,充分调动起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问题的设计要有科学性。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明了本节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明晰考纲要求,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章节知识重点,又明确易懂无歧义,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提问时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问题,力求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主要的知识,即提问要突出重点。对于教学中的难点也应加大提问的力度,设置多种水平的问题,使问题从不同的方向逼近难点,从而化解难点。
    第四、问题的设计要突破学生思维的障碍点。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大多学生有知识杂乱、记忆点多的印象,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虽然由于一些知识教授范围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在高中课堂上完整地阐述一门科学。但授之以渔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教师所追求的,给学生一些启迪,让学生有自动往去探索的目标和勇气,但如何实施,这需要一些教学设计和联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把初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拔高到理论层面,交给学生一把通用钥匙,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不变应万变。下面的这道大相径庭的题目也会用到接触面来考虑。
    例题: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①将金属钠用细铁丝网网住后进入蒸馏水中;②将金属钠用带孔的铝箔包住后进入蒸馏水中; ③将金属钠直接投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烧杯中;④将金属钠直接投入盛有过量氢氧化钠的烧杯中。 试精确判断下列各种情况下产生氢气的量的关系应是(   ) A. ===B. >== C. >>=D. =>= 解析:C。包有铝箔的钠和水反应后形成的碱液会继续和铝反应生成氢气;而用铁丝网网住的钠会沉在水底反应;和③④的区别是钠浮在液体面上,因钠呈熔化态,会和空气中的O2等反应而致产生的气体少,答案是C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如何做到行之有效,更是一门艺术,提问有法,而无定法。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会使师生在学习上良性互动,就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⑷提高课堂有效性,要做到课堂练习有效性课堂练习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科学认知结构的作用。有效练习应当是练习内容和练习形式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练习量、练习时间和练习效率的统一。那种靠大量的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练习和那种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练习都不是有效的。下面就提高化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谈几点本人认识。

     第一、科学选择练习的内容与数量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①增减练习的数量: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如每位同学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可调整为独立练习,让学生全面参与,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练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需要,增强学生们学习的信心。②调整练习的要求:在练习时,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例如一道应用题有时可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并比较几种方法,寻找自己比较满意的解题方法。有时可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要解答。有时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些调整措施均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但不要硬搬原有的教学方案。③变换练习形式:在设计多样练习的同时,应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控,交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并指出错误的地方,还要加以改正。有时可将应用题的列式并解答改为只列式不计算的形式,来节省时间。有时独立练习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这样的交换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控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二、 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来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有不同的地发展”。练习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让优等生“吃饱”,又要让反应较慢的学生“吃好”,练习要有基础题,也要有发展题,还要有提高题,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要求。练习设计要相互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第三、课堂练习注重开放性 课堂练习除了要有基础练习,还必须要有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挑战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激活思路,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束缚。

第四、课堂练习具有生活实用性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化学学科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学科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教学融为一体。这样的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化学、热爱化学,让化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化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化学问题,运用化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化学更感兴趣。

第五、有效的课堂练习应注意有效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而忽略了对课堂练习的评价。其实,对课堂练习的评价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途径。对科学课堂练习的评价,我们习惯于用“√”、“×”等方式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在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和指导性。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和品质等各方面都不能在评价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善用评语来评价学生的课堂练习结果能弥补这些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评语评价学生的练习结果,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强化动机。②积极引导,拓宽思路,自主创新。3.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把握好上述各点后,对提高课堂练习实效会有很大的帮助。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会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课堂练习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科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练习的设计和练习的组织,这两个方面一定要相辅相承,才能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总之,课堂教学要有效,必须想法设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努力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完成探究活动。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遵循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课堂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尊重学生学习规律,提高课堂效率。当然,教无定法,所以我们的教学并没有固定方式,但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才是课堂的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裴新宁.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小明.化学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3)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化学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王晶,黄儒兰.对化学教学与教材新理念的几点看法[].化学教育,2004,(8):

[7]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反思案例心得体会[J]. 2009(11)

[8]余文森.课堂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